◎文:柏燕誼 百誠釋心首席心理咨詢師,,情感分析師,央視《心理訪談》,、湖南衛(wèi)視《聽我非常道》嘉賓
大家可能聽說過暴力,、冷暴力,對“愛暴力”還不是很熟悉,。父母之愛怎么就成為“暴力”了呢,?這在常人眼里是不太容易理解的,甚至有人身在其中也毫無覺察,。恰恰因為這“愛”看起來那么真摯,,那么偉大,反而最令子女無力承擔(dān)又無力反抗,,終至吞噬子女,。最近一位涉嫌輪奸案件的名人之子,可以說就是一位“愛暴力”的受害者,。
“愛暴力”
不加控制的愛,、沒有尊重的愛、以自由為代價的愛,、帶給對方愧疚感罪惡感的愛,、有條件交換得到的愛、懦弱的愛,。當(dāng)孩子在面對這類強大的愛的力量時,,出現(xiàn)過度恐懼、焦慮、緊張,、不安全感,、愧疚感、罪惡感,,并且當(dāng)想到要和這份愛的給予者接觸,,就會出現(xiàn)恐懼、厭惡,、逃避,、緊張、憤怒等不良情緒,。當(dāng)這樣有壓力的愛已經(jīng)使得孩子的正常社會功能下降甚至喪失,,或者出現(xiàn)較清晰的行為外化問題(強迫行為、抑郁癥,、抽動癥,、多動癥、驚恐發(fā)作,、自閉、網(wǎng)癮,、濫交,、吸毒、離家出走,、暴力等),,就屬于“愛暴力”范疇。
過分“束縛”,,孩子體驗不到存在
父母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為孩子謀劃未來,,三歲學(xué)鋼琴;五時學(xué)聲樂,;七歲學(xué)禮儀,;很小就開始出席什么樣的場合、參加什么樣的演出……在外人眼中,,這樣的父母才是好父母,,犧牲自己的時間,用全部的愛為孩子打算,??蓪嶋H上,孩子如同一塊“橡皮泥”,,一出生就被一個設(shè)計好的“模具”套牢,,只能按照模具生長。但人并不是一塊橡皮泥,他有血有肉,、有需求,、有情感,這樣的幼年,、童年時光,,這樣的生活安排,絕不是一個孩子所需要的,。在“捆綁”,、“束縛”中長大,像久困蠶繭里的蠶蛹,,他會時時刻刻感受到窒息,,像被牽著線的木偶,經(jīng)常體驗不到自己的存在,。
一旦他成長到感覺自己有力量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掙扎反抗,即所謂的“不聽話”,,而絕不是享受和珍惜現(xiàn)在的“榮譽和光環(huán)”,,更非感謝父母,因為這些成就只屬于他的父母,,孩子已淪為被用來實現(xiàn)成就的工具了,。
有些孩子不幸選擇了最原始、最低級的方式——傷害他人,,來報復(fù)父母,,來證明自己可以逃脫父母的控制,可以說是“以暴還暴”,。對象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也可能殃及無辜。
雖然他的行為對社會,、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但這傷害是在父母撫育孩子之初就已經(jīng)埋下了。這就是愛暴力最典型的例子,。
是對孩子的愛,,還是對自己的愛和逃避?
太多的個案都比較突出的顯示了“愛”的不恰當(dāng)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的是溺愛讓孩子成為一個過分自私的人,,他在成年世界里得不到大家的接受和認同;有的是控制孩子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個體能力產(chǎn)生質(zhì)疑,;還有的是為了愛孩子怕他受到“不必要”的干擾而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行為權(quán)利,,而導(dǎo)致孩子成年后變得無法面對復(fù)雜的社會交往關(guān)系,;更有甚者,以愛的名義將自己對生活焦慮,、恐懼而放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誤以為因為自己父親或者母親而放棄了幸福的機會;當(dāng)然也不乏有把孩子當(dāng)成自己炫耀的物品,;不允許孩子有任何的錯誤,、瑕疵,因為那樣自己面子不好看,,等等,。
而這些我們常規(guī)認為是愛的情感,里面充滿了對于自己的愛和對于自己問題的逃避,、替代,、滿足、補償,,但是由于它是通過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情感隱蔽的實施的,。以往,我們依然把它解讀為對孩子的一種愛,,但恰恰是,,這樣的愛并不是真正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積極作用的。
父母只是沒意識到“愛”的后果
絕大部分父母不是有意去傷害心愛的孩子,,他們只是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愛會帶來的種種后果。孩子是無助的,、沒有反抗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要讓孩子主動避免愛暴力會很難,反而愛受到暴力傷害的孩子最終會出現(xiàn)和父母在痛苦中糾纏不清,,無法分離的狀態(tài),。所以,要提出愛暴力的概念,,讓大家都知道它的危害,,建立一種意識。父母只有意識到,,才會注意修正行為,。
如何區(qū)別管理、督促,、鞭策孩子和愛暴力之間的不同,?
管理監(jiān)督鞭策是教育手段,,尊重、信任,、自尊,、自信、寬容,、堅韌,、勇敢等品質(zhì)是教育的目標(biāo),但愛暴力不僅不能實現(xiàn)這些目標(biāo),,反而還會出現(xiàn)孩子感受人格尊重感喪失,,以愛的保護名義,剝奪孩子自主判斷自由思考的權(quán)利導(dǎo)致獨立性喪失,,過度嚴苛導(dǎo)致孩子自信感喪失,、自卑狀態(tài)出現(xiàn),溺愛導(dǎo)致孩子無法對自己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和欲望控制,,變得為所欲為等,,那么這就不是有效的管理監(jiān)督鞭策。
怎樣的父母之愛才是不帶暴力和傷害的,?
允許孩子出現(xiàn)在成長中都會犯的錯誤,,敢于讓孩子在承擔(dān)錯誤帶來的不良后果而自己汲取經(jīng)驗,積極有效的引導(dǎo),。不把孩子作為自己炫耀的標(biāo)簽,,不把孩子作為自己成人焦慮的宣泄工具,不強行給予孩子安排人生,,不讓孩子承受與年齡不相稱的精神任務(wù),。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幼稚,,呵護孩子的獨特性,,為孩子的教育進行思考、學(xué)習(xí),、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有控制欲的父母一定會施加愛暴力嗎,?
控制欲強的人本身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攻擊型表現(xiàn),,孩子的弱小和懵懂會制造很多的錯誤和差池,這是安全感差的父母無法面對的焦慮恐懼,,所以他們需要控制孩子,,讓孩子變成傀儡而避免犯一些成長當(dāng)中很合理的錯誤。這其實是避免了父母自己面對孩子很多正常成長問題時候的無能,、無助,,更是避免通過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安全感喪失,,所以他們通常都會用愛暴力的方式避免孩子的問題出現(xiàn)。
(部分節(jié)選自《愛暴力——獻給那些在愛中掙扎的孩子及其父母們》譯林出版社2013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