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
“心碎”是對悲傷者的一種古老的隱喻,,但現(xiàn)在,,“心碎”不再是詩人筆下抒發(fā)情感的詞匯,,而是成了一種病癥的名稱,。請關注——
46歲的吳女士,,得知在外地生活的母親突然離世的消息后,,驟然間感覺胸骨后悶痛,,伴有心悸、憋氣,、大汗淋漓,,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病情無任何好轉,。入住當?shù)蒯t(yī)院心內科,,經心臟彩超檢查顯示其心肌像氣球一樣擴張,但冠脈造影卻未發(fā)現(xiàn)異常,。醫(yī)生詳細詢問事發(fā)前患者經歷,,認定她是因傷心過度所致的“心碎綜合征”。幾天后,,心情逐漸平復的吳女士康復出院了,。
過分悲傷導致“心碎綜合征”
“失戀讓人心碎”、“如何縫補那顆破碎的心”……這樣傷悲哀婉的歌詞,,現(xiàn)如今有了生物學的驗證。據(jù)黑龍江省心腦血管病防治辦公室負責人,、哈醫(yī)大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主任田野教授介紹,,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人,,特別是女人,,在受到某種突如其來的情感重創(chuàng)時,,心臟可能變形,甚至引發(fā)部分心肌壞死,。
田野介紹說,“心碎綜合征”,,有人稱之“章魚瓶綜合征”,、“應激性心肌病”,或稱為“發(fā)作性左心室心尖部膨隆”,,是由日本學者1990年首次報道的,。當綜合征病情發(fā)作時,造影顯示病人左心室收縮期輪廓與日本漁民捕捉章魚的一種底大口小的工具“章魚瓶”十分相似,,故而命名,。從發(fā)病原因上,精神刺激作為“心碎綜合征”的一個重要誘發(fā)因素,,已獲公認,。國際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發(fā)現(xiàn),20%的“心碎綜合征”患者發(fā)病前有精神方面的刺激,,例如親屬的意外傷亡或激烈的爭吵,。特別是當急性發(fā)作時,極易出現(xiàn)類似心臟病的癥狀,,如胸痛,、肺水腫、呼吸急促,、休克和心力衰竭等,。
對這些“悲催”問題的發(fā)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臟病專家亨特·錢皮恩給出的答案是,,當遇到過量或突如其來的“情緒壓力”時,,人體會釋放出大量的腎上腺素及其他化學物質,并流入血管,。這些物質對心臟來說儼如毒素,,會影響肌肉正常活動,,或令毛細血管收縮,,減弱心臟跳動能力,造成類似心臟病病發(fā)的癥狀,。
化解悲傷需要表達和時間
田野解釋說,,“心碎綜合征”最容易在遭受重大感情打擊后出現(xiàn),。如失戀,、親人駕鶴西去、突然面臨巨大恐懼等,。作為一種心因性疾病,人在遭遇此類情況的突襲時,,交感神經大量分泌兒茶酚胺,、心肌腎上腺素等,在這些激素過量分泌的刺激下,,導致心臟心室收縮無力,,出現(xiàn)心尖球形改變,。這時,心臟的跳動能力突然“滑坡”,,可伴有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換句話說,當壓力出現(xiàn)時,,身體大量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使心臟受到攻擊,而在情緒穩(wěn)定后則會恢復正常,。
田野認為,,人們產生的大部分悲傷的情緒都是令人不安的,,比如恐懼、無助,、憤怒,、愧疚、緊張,、焦慮,、壓抑和悲哀等。伴隨這些悲傷情緒還有麻木,、幻聽,、幻覺、幻想,、混亂,、托夢等精神行為的出現(xiàn)。喝酒或服用鎮(zhèn)定劑之類的藥物,、想辦法避開憤怒和悲哀的感覺,,都是悲傷者用以逃避痛苦的不健康策略。要幫助這樣的人認識到哀慟情緒和有關行為都是正常的,,并應鼓勵他們進行適度表達,。
“對某些人來講,悲傷是長期的疼痛,,需要時間來療傷,。”田野說,,“如周年忌日,、逝者生日或特別節(jié)慶等,都有可能引發(fā)人們的悲傷,??墒潜瘋咧車挠H友,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認知,,常常期望當事人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和作息,,結果使悲傷者努力壓抑哀慟,令正常典型的急性悲傷轉化成復雜的慢性哀痛,,這樣反而‘構筑’成療傷的障礙之一,。”
強行壓抑情緒危害大
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善于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的人,就能夠及時消解、克服它,,進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傷害,。田野強調說,“喜怒不形于色”,,強行壓抑情緒的外露,,會給人們的生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因為心臟活動和血管,、汗腺的變化,,腸、胃,、平滑肌的收縮等隨著情緒而變化,,卻不受人們主觀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來似乎控制住了情緒的人,,實際上卻使情緒更多地轉入體內,,給體內器官以損害。因此,,不良情緒若已產生,,就應當通過適當?shù)耐緩脚徘埠桶l(fā)泄,千萬不要悶在心里,。
田野建議,,一旦失戀或痛失親人,就應該及時找朋友傾訴或追思,,紀念這段經歷,。有些人想盡辦法遺忘,其實還牢記心底,,這對健康并沒有好處,。如果十分痛苦,最好要哭出來,。美國生物化學家威廉·弗利博士發(fā)現(xiàn),動情而哭時,,會分泌更多的激素和神經遞質,,有助去除體內因負面情緒而分泌的化學成分。田野強調,,這種心理性的心臟病,,是功能性的,一般不會有器質性改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心理感情平靜了,心臟病的癥狀也就“退潮”了,。
有趣的是,,美國哈特麥斯學院的羅琳·麥克拉在研究“情緒健康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類似愛,、感激和滿足這樣的情感,都會刺激腦下垂體后葉激素的分泌,,會使神經系統(tǒng)放松,,減輕壓抑感,體內各組織的含氧量也會顯著增加,,就像經過了康復治療一樣,。心電圖還顯示,人在心懷感激時,,腦部和心臟也有同步電流活動產生,,從而使相關器官的運轉更加有效,心緒也會更加舒緩寧靜,。而此時的心境,,則恰如古詩中所描寫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優(yōu)美的山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