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 丹)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V),,為中華菊頭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的推論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證據。該研究論文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發(fā)表,。
2002年~2003年,,SARS冠狀病毒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和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貍是SARS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雖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歐洲和中國的蝙蝠體內均發(fā)現(xiàn)與SARS病毒相似的SARS樣冠狀病毒,,但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貍的ACE2(即人SARS病毒受體)作為受體,,不是SARS病毒的近親。而在此次研究中,,該團隊從中華菊頭蝠的排泄物中分離到的SARS樣冠狀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貍和中華菊頭蝠ACE2作為其功能受體,,并且能感染人,、豬、猴以及蝙蝠的多種細胞,。上述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研究人員稱,盡管蝙蝠攜帶多種病毒,,但這些蝙蝠病毒傳播到人的機會并不多,。蝙蝠在自然生態(tài)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們傳播花粉,,是害蟲的天敵,,從不主動攻擊人類。保護蝙蝠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是遠離野生動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這項研究成果也是該團隊繼2005年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fā)表《蝙蝠是SARS樣冠狀病毒自然宿主》之后,,在此領域取得的又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