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喬軍偉攝)
專家提醒,,別混淆健康體檢與早癌篩查的性質,,健康體檢不能代替癌癥早期篩查
醫(yī)學指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教授
文/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詹童童
對付癌癥,要重視預防和早期篩查,,然而,,人們對癌癥防治方面存在不少認識誤區(qū)。日前,,在由廣東省保健協(xié)會主辦的健康宣教活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表示,,定期進行防癌體檢是揪出早期癌癥的有效方法,,但也要避免在早癌篩查時陷入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
PET-CT查癌癥能“一錘定音”,?
用PET-CT把全身掃一遍,,就能將潛藏的早期腫瘤揪出來?太樂觀了,!
對于價格昂貴的PET-CT,,不少人存在著盲目的信任。PET-CT的檢查原理是,,由于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的分裂更加旺盛,,在葡萄糖的需求方面是正常細胞的3~8倍,,因此檢查時給檢查者靜脈注入有放射性的FDG(氟代脫氧葡萄糖),,使其流遍全身,利用檢查設備對FDG釋放出伽馬射線進行攝影,,由于FDG會大量聚集在癌細胞處,,從而發(fā)現(xiàn)癌蹤。
通常來講,,PET檢查可發(fā)現(xiàn)1厘米大小的癌癥,,但它也有致命缺陷:有些癌細胞無法聚集FDG,而聚集了FDG的正常細胞可能與癌細胞重疊,,在這兩種情況下,,PET檢查往往得到錯誤結果。
曾益新指出,,單純地依靠一種診斷方法來進行早癌篩查是不合理的,,應當充分發(fā)揮各種檢查手段的優(yōu)勢,影像診斷,、活檢,、血液檢查等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性的診斷,,才能避免“假陰性”,、“假陽性”的出現(xiàn),。例如,肺癌的早期篩查應首選胸部低劑量螺旋CT,。PET檢查多用于肺癌確診以后,,對癌癥是否出現(xiàn)轉移而進行全身篩查,或用來確認癌癥治療的效果,。B超檢查可對甲狀腺,、肝膽、盆腔,、前列腺等進行細致檢測,,拍胸片能及時發(fā)現(xiàn)肺、食管,、縱隔的病變,,CT適用于對腦部、肝膽和盆腔的檢查……
誤區(qū)二
腫瘤標志物高,,意味著患癌,?
許多病人常依靠腫瘤標志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一看到腫瘤標志物數(shù)值很高就慌了神,。實際上,腫瘤標志物更主要地應用于中晚期癌癥的治療效果和術后觀察,。單純依靠腫瘤標志物數(shù)值,,不能準確判斷早期癌癥是否存在、病情的惡化及恢復情況,。腫瘤標志物存在敏感度,、特異度的缺陷,敏感度低的話,,會無法發(fā)現(xiàn)癌癥或將患有癌癥的病人診斷為“正?!薄L禺惗鹊偷脑?,會存在“假陽性”,,也就是將健康的人誤判為癌癥,令人陷入恐慌,。
腫瘤標志物與癌癥并非明確的對應關系,。例如腫瘤標志物CEA,對大腸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都會顯示出高數(shù)值,,表現(xiàn)為較低的臟器特異性,。要明確癌癥隱藏在什么器官,,還需要進行二次檢查。另一方面,,腫瘤標志物也會“良莠不分”,,例如腫瘤標志物PSA,只對前列腺顯示出高數(shù)值,,雖然臟器特異性高,,但它也會誤報病情,例如患有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腫大等前列腺良性疾病以及年長者,,也可能在PSA檢查中得到高數(shù)值,。
還要提醒的是,癌癥在早期階段,,腫瘤標志物很少會顯示出很高的數(shù)值,。經(jīng)常有病人因腫瘤長得不夠大,腫瘤標志物的數(shù)值不高,。
誤區(qū)三
定期體檢,,不必做早癌篩查?
人們經(jīng)?;煜】刁w檢與早癌篩查的性質,,健康體檢不能代替癌癥早期篩查。前者檢查的對象是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病變有較好的篩查作用,,但不能及時揪出早期癌癥,。而后者是對毫無癥狀的健康人群進行的醫(yī)學檢查,除了可以篩查早期癌癥外,,還會檢查,、評估一些增加癌癥發(fā)病概率的機能變化和疾病。
癌癥的篩查往往要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來選擇,,檢查項目的設定更具個性化,。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40歲以上的女性則注重選擇乳腺B超和鉬靶檢查,。抽煙人群則應該每年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曾益新提醒,,存在患癌因素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yī)院進行防癌體檢,,包括有鼻咽癌,、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長期吸煙者,、患有乙肝或大小三陽的、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乳腺小葉增生者以及HPV高危亞型人,。
談新方法:小心“過度治療”
近年來,隨著癌癥治療方法不斷發(fā)展,,微創(chuàng)治療,、生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新方法越來越多,,許多人對此寄予厚望,。
“對于癌癥的治療一定要掌握‘度’!”曾益新提醒,,癌癥治療方法增多是好事,,但并非每個癌癥患者都適用新療法?!耙蛉硕?,尤其是在分子靶向藥物的運用上,患者一定要先做好基因檢測,,不要盲目用藥,。”
曾益新強調,,當腫瘤來襲時,,身體會向你發(fā)出求救信號,就看人們是麻痹大意地放過,,還是敏感捕捉到信號,。平時要注意身體的細節(jié)變化,如果出現(xiàn)了新現(xiàn)象或身體規(guī)律的改變,,如突然耳鳴,、大便異常、渾身乏力,、貧血等,,應重視。他有一位朋友,開車上高速路時突然耳鳴,,但下了高速就沒有問題,。這位朋友沒有忽視身體的新變化,馬上到醫(yī)院檢查,,結果查出鼻咽癌,。
談中藥:中藥抗癌僅起輔助作用
在中國談癌癥治療,中醫(yī)藥是繞不開的話題,。曾益新表示,,中藥治療是一種個體差異性極大的治療,同樣的病,,不同的病人體質,、年齡、性別,,乃至不同的醫(yī)師,,都會導致用藥的不同,因此很難進行大規(guī)模的臨床實驗進行驗證,。
他表示,,大量的臨床經(jīng)驗顯示,許多中藥確實可以用以輔助治療癌癥,,可以很好地減輕病人的傷痛,、緩解并發(fā)癥狀等。但他強調,,“就我個人而言,,我支持中藥可用于輔助治療一些癌癥,而不能作為抗癌的主力軍,?!?
癌癥重在預防。曾益新強調,,防癌必須重視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抽煙、少喝酒,、飲食結構良好,、堅持鍛煉,、居住環(huán)境通風透氣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的發(fā)生率,形成“防癌小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