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西妥昔單抗 ICT 后行 PCC 方案可有效緩解頭頸部鱗癌,。
研究者根據(jù)基于風險因素確定 ICT 后續(xù)局部治療方案,,風險因素包括 HPV 感染情況、分期,、吸煙情況分層數(shù)據(jù)(低 / 中 / 高),。該研究主要終點為 2 年無進展生存(2yr PFS)。該研究共招募了 136 例患者,,受試者特征:中位年齡為 58 歲,,其中 84% 為男性,,89% 高加索人,66% ECOG PS 0 分,,40% 從未吸煙,,40% T3-4 期,98% N2b-c/N3,,77% HPV 陽性,,79% 為口咽部腫瘤。
患者以 1:1 隨機分為接受 PCC 方案或 C-TPF 方案治療兩組,。PCC 方案為紫杉醇 135 mg/m2 每周,,卡鉑 AUC 2 每周,西妥昔單抗第一周 400 mg/m2 后 250 mg/m2 每周,,共 6 周,;C-TPF 方案為多西他賽 75 mg/m2 d1,順鉑 100 mg/m2 d1,,氟尿嘧啶 700 mg/m2 24 h 灌注 每 3 周 d1-4,,西妥昔單抗第一周 400 mg/m2 后 250 mg/m2 每周,共 9 周,。
至 2015 年 1 月共有 128 例患者可評估,,中位隨訪時間為 18.4 月,有 14 例患者復(fù)發(fā)(PCC 組 5 例,,C-TPF 組 9 例),,4 例發(fā)生死亡(每組各 2 例)。中位 PFS 數(shù)據(jù)尚未獲得,。復(fù)發(fā)的位置為原發(fā)灶(PCC 組 3 例,,C-TPF 6 例),宮頸淋巴結(jié)(PCC 組 1 例,,C-TPF 組 3 例)和肺轉(zhuǎn)移(PCC 組 1 例),。PCC 組和 C-TPF 組總體 3-4 級毒性反應(yīng)率分別為 90% 和 88% 。C-TPF 組患者脫水,、惡心,,低鉀血癥發(fā)生率高于 PCC 組,但皮疹發(fā)生率低于 PCC 組,。
西妥昔單抗誘導化療后聯(lián)合鉑類 + 紫杉烷類化療,,再基于危險因素局部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毒性反應(yīng)譜。同時,,生存數(shù)據(jù)非常好且遠期失敗情況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