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也有研究顯示 MRI 或可作為溶栓治療前的篩查評估工具,,然而尚沒有研究系統(tǒng)性報道患者在 1 小時內(nèi)溶栓并采用 MRI 進行篩查操作的流程,。
為此,,來自華盛頓醫(yī)院卒中中心的學者 Hsia 教授等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是否可在急性卒中患者溶栓之前進行多模態(tài) MRI 篩查,,并且能夠在 1 小時內(nèi)完成溶栓治療。該研究結(jié)果發(fā)表于近期的 Neurology 雜志,。
該研究在 2013 年啟動,是為縮短溶栓(從入院到開始進行溶栓,,DTN)時間而進行的質(zhì)量改進項目的一部分,,在 2 家具有 NIH 卒中團隊的醫(yī)院進行,。納入發(fā)病 4.5 小時內(nèi)接受靜脈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比較在實施了質(zhì)量改進項目之前,實施期間以及實施之后患者相關的臨床特征以及時間指標,。
該研究總共納入了 2012-2013 年間采用靜脈 t-PA 治療的 157 例患者,,其中 135 例(86%)采用了 MRI 進行篩選。研究結(jié)果顯示 2012 年上半年平均 DTN 時間為 93 分鐘,,到 2013 年下半年縮短至 55 分鐘,顯著減少 40%,;在 60 分鐘內(nèi)進行溶栓治療的患者比例也從 13.0% 增長至 61.5%,增加了 4 倍,。DTN 時間的改善與進行核磁檢查時間縮短相關,,患者人口統(tǒng)計學和臨床特征無顯著差異。
該研究認為采用 MRI 作為常規(guī)篩查方法可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更加快速地實施 tPA 溶栓治療,。該研究中使用的操作流程可有效減少 DTN 時間,,并具有在其他醫(yī)院實施應用的可能性。
研究者在文中指出應用多模態(tài) MRI 檢查與平掃 CT 相比具有很多優(yōu)勢,,其可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包括缺血性病灶的位置和大小、缺血半暗帶的范圍,、是否存在急性或慢性出血,、血管閉塞的情況,能夠提示潛在的病因,,有助于進行臨床決策以及判斷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