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自閉癥兒童獲得更健康的身心成長,?近日,,在廣州市少年宮等機構攜手舉辦的“書香伴星兒”活動上,香港自閉癥兒童宣傳大使陳錦鴻現(xiàn)身說法,,分享他們陪伴自閉癥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向家長傳遞如何對自閉癥兒童教育與關愛。
小孩不愿意與人交流,,生活習慣中如蹲坐困難,、不愿排便等,都屬于兒童自閉傾向的表現(xiàn),。怎樣讓自閉癥兒童患者得到更好的關愛,?知名自閉癥問題研究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鄒小兵主任醫(yī)師認為,,對自閉癥兒童的關愛,,需要全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接納與關懷,,促進自閉癥兒童與社會大眾的融合,。同時應該積極推動亟需幫助的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得到力量和勇氣,,讓其帶著希望繼續(xù)努力往前走,。
鄒小兵認為,在自閉癥的教育和訓練中,,的確需要愛,,但光有愛不夠,自閉癥的教育還不能讓孩子太自由,,因為自閉癥孩子就希望獨自呆在自己的世界,,別人只是解決需求的工具。所以,,家長和老師必須介入,,開展社交等科學的康復訓練方式。
兒童自閉癥發(fā)病呈增加趨勢
喜歡獨處,、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言語很少,喜歡只做某一兩件事情……,,自閉癥兒童(又稱“孤獨癥兒童”),,因其社交障礙特征而被廣泛稱為“星星的孩子”或“星兒”。是一種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嚴重影響兒童的社交互動,、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以及行為方面的能力,部分兒童還伴隨著情緒,、智力,、感知覺等方面的障礙,。
著名自閉癥問題研究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中心鄒小兵主任醫(yī)師分析認為,,目前,,廣州約有10萬自閉癥人群,按照目前我國兒童占20%的比例來推算,,全廣州市應該有2萬多的自閉癥患兒,。在2011年中山大學和廣州殘聯(lián)開展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廣州市普通幼兒園自閉癥患病率為1/133,?!暗沁@個患病率調(diào)查沒有包括散居兒童以及特殊教育機構,因此實際發(fā)病率可能更高,?!庇浾咴L問鄒小兵教授時,稱“實際上現(xiàn)在保守估計廣州市兒童自閉癥患病率應該為1/100”,。
“自閉癥兒童的發(fā)病率目前還存在著絕對數(shù)量的增加,。”鄒小兵認為,,自閉癥兒童的發(fā)病呈現(xiàn)增加趨勢,,其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可能與基因及后天家庭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相關,,但需要明確的是,,孤獨癥的確有高發(fā)的態(tài)勢,而且不少患病兒童家庭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教育問題,。
行為干預和教育訓練最重要
自閉癥兒童的發(fā)病呈現(xiàn)增加趨勢,,且不少患病兒童家庭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教育問題。怎樣才能更好地幫助自閉癥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對于如何幫助自閉癥患兒的學習生活,,鄒小兵教授強調(diào)了特殊教育和行為干預的重要性?!盁o論國內(nèi)國外,,都有越來越多科學研究和具體例子證明,對于自閉癥患兒開展的特殊教育和行為干預可以顯著改善自閉癥患者的不良預后,,一部分自閉癥患者擁有了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行為分析專家姚毓梅在微信號“大米和小米”的文章中提到,,美國在特殊教育的法律方面已經(jīng)推行幾十年了,,在美國,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癥,,仍可以和正常孩子在一個教室里學習,。如果班里來了一位自閉癥孩子,,老師則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與別的孩子交流,并且這些孩子到公立學校接受教育,,家長可以不用支付費用等,。
患病率的被低估,導致的是自閉癥群體的邊緣化和教育訓練資源的不足也是目前自閉癥兒童面臨的社會共性問題,。鄒小兵介紹,,由于我國對自閉癥的研究起步晚,尚未建立完善的干預,、服務與社會保障體系,,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及其家人都處于自我救贖、孤立無援的困境中,。
不過,,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廣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生人數(shù)為4389人,,其中患有自閉癥的殘疾兒童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廣州市特殊教育將從義務教育階段的9年向15年延伸,對各類殘疾兒童實施義務教育,,實行“零拒絕”,。據(jù)統(tǒng)計,至今廣州已在5所特殊教育學校和11所中職學校開設了10個專業(yè)22個中職特殊班,,現(xiàn)有在校生188人,,加上隨班就讀共3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