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KD)全球的患病率為 5%~15%。CKD 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相關,。而房顫(AF)是 CKD 患者中常見的重要并發(fā)癥,,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2~3 倍。CKD 與 AF 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雙向的,,兩者都與較高的卒中和死亡風險有關,。然而,AF 對 CKD 患者卒中風險的影響還不清楚,。Dr. Karolina Szummer 等人領銜的這項研究,,旨在評估中重度 CKD 患者(未進入透析)新發(fā)房顫對將來發(fā)生卒中和死亡風險的影響。文章發(fā)表在近期的 CJASN 雜志上,。
研究使用 SCREAM 衛(wèi)生保健利用隊列人群(覆蓋了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qū) 98% 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納入在 2006~2011 年期間無 AF 醫(yī)療記錄的斯德哥爾摩地區(qū)的成人 CKD(eGFR<60 ml/min/1.73m2)患者,。根據(jù)疾病診斷編碼定義門診或住院患者的 AF 發(fā)作,,作為卒中和死亡風險分析中的時間更新暴露。
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卒中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死亡由瑞典死亡登記系統(tǒng)來確定,。卒中結局包括復合性致命性和非致命性缺血性卒中以及出血性卒中。次要終點將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分開考慮,。隨訪直至發(fā)生終點事件或到 2012 年 12 月 31 日,。協(xié)變量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合并癥,、治療程序和藥物,。采用多變量 Cox 回歸分析和競爭風險分析(死亡原因分析)來評估 AF 和卒中之間的相關性。
研究共納入 116,184 名成人 CKD 患者,,平均年齡 75 歲,,60% 是女性,18% 有糖尿病,,9% 曾有心梗史,,11% 曾有卒中或短暫腦缺血病史或全身血栓形成史。95% 患者 eGFR 在 30-60 ml/min/1.73m2之間,,剩余的 5% 患者 eGFR<30 ml/min/1.73m2,。
經過平均 3.9 年(2.3~5.7 年)隨訪,,13,412 名患者(12%)出現(xiàn)新發(fā) AF,總的發(fā)病率是 31.7/1000 人/年(95%CI 31.1-32.2),。AF 的發(fā)病率與腎功能呈負相關,,隨著 eGFR 的降低(當 eGFR 從 45-60 ml/min/1.73m2降至<30 ml/min/1.73m2時,AF 的發(fā)生率增加(從 29.4/1000 人/年增加至 46.3/1000 人/年),。
隨訪過程中,,共有 8238 名患者發(fā)生卒中,其中大部分(n = 6355)是缺血性卒中,,也有出血性卒中(n = 2064),。AF 發(fā)作后,共有 1388 例卒中病例(53.8/1000 人/年)和 5592 例死亡病例(205.1/1000 人/年)發(fā)生,。而沒有 AF 發(fā)作的對照者中,,共有 6850 例卒中病例(16.6/1000 人/年)和 28,613 例死亡病例(67.5/1000 人/年)發(fā)生。無論是缺血性卒中還是出血性卒中,,在 AF 發(fā)生后的發(fā)病率都較高,。總共有 34,205 例死亡記錄,,與無 AF 的患者(67.5/1000 人/年)相比,,發(fā)生 AF 的患者(205.1/1000 人/年)死亡率更高。
經過充分校正,,AF 發(fā)作與較高的卒中風險相關(HR 2.00, 95%CI 1.88-2.14),,與死亡相關(HR 1.76, 95%CI 1.71-1.82)。這歸因于缺血性卒中(HR 2.11, 95%CI 1.96-2.28)和出血性卒中(HR 1.64, 95%CI 1.42-1.90),。不同 eGFR 分期患者的兩種卒中的風險都相似,。不完全風險分析解釋了死亡、AF 發(fā)作和卒中之間的關聯(lián)有所減弱,,但仍然較高(亞 HR 1.49, 95%CI 1.39-1.60),。
該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生房顫與成人 CKD 患者卒中風險增加 2 倍有關,在校正死亡的競爭風險因素后,,這種風險增加的關系仍存在,。這種風險增加是由于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引起的,而無論 CKD 的嚴重程度如何,,都是相似的,。總之,,發(fā)生房顫的 CKD 患者具有較高的卒中和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