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臨床表現,,由多種高危因素互相作用、機制復雜且不斷進展的獨立性疾病,,常導致心,、腦、腎,、視網膜等多個重要組織器官功能與結構發(fā)生改變[1],。
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和致殘率高,且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高,,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病程越長,受累器官往往就越多,,因此對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加強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
心臟損害
冠心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即為高血壓。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高達 83%,,其中管腔狹窄>50% 者占 39%[2],。研究發(fā)現,高血壓水平越高,,病程越久,,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越嚴重或病變范圍越大。平穩(wěn)控制血壓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關鍵,,對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壓的目標為 130/80 mmHg 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壓治療過程中,,要避免過猛或過低降壓引起冠狀動脈灌注不足,,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引發(fā)冠脈不良事件,。降壓藥物宜選擇長效降壓制劑,,首選β受體阻滯劑,、ACEI、ARB,;對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適當輔以利尿劑;為了更好地預防血栓形成,,應同時予以抗血小板和他汀類治療,。
腦部血循環(huán)障礙
高血壓是腦卒中的第一殺手,是引起腦梗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壓不僅可引起腦大,、中動脈病變,也會引起小血管粥樣硬化及管腔狹窄等節(jié)段性破壞與血栓栓塞進而形成梗死灶,。因此對腦卒中的防治,,最重要的是長效降壓藥物平穩(wěn)控制血壓。鈣離子拮抗劑,、ACEI,、ARB 也有效,使血壓降至 140/90 mmHg 以下,,130/80 mmHg 以下則更佳,。
需要提醒的是在降壓過程中,須防止降壓速度過快或血壓下降過低而導致腦灌注不足,,誘發(fā)腦梗死的發(fā)生,。為了防止高血壓并發(fā)腦梗死,在血壓穩(wěn)定控制的前提下,,應長期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西洛他唑及他汀類藥物。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高危因素的控制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腎臟損害
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若血壓得不到良好控制,其腎損害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程的延長進一步加劇,,發(fā)展為腎小球硬化、腎功能不全,,最終進展為尿毒癥,。而高血壓性腎病又反過來使血壓進一步增高,如此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huán),。目前已明確慢性腎病患者的血壓應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常常選擇聯合降壓,,具有腎保護作用的 ACEI 或 ARB,,適當加以利尿劑,,不僅可以降低血壓,保護腎臟,,減少蛋白尿,,還有益于減少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高脂血癥
研究發(fā)現 40% 的高血壓患者 TC>62 mmol/L,,而 TC>62 mmol/L 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中,,46% 的患者有高血壓病。血壓越高,,冠心病的風險性越高。而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升高,,對高血壓患者的冠心病風險起協同疊加作用,。選擇合適的調脂藥物,同時還應選擇對代謝綜合征副作用較小的降壓藥物,,如 ACEI 或 ARB,。記得要定期復查血脂、血壓,、血糖等指標,。
眼底視網膜病變
高血壓合并視網膜病變與糖尿病的發(fā)生也有著很大的關系[3],要加強血糖控制,,爭取空腹,、餐后及糖化血紅蛋白都達標,必要時同時服用止血劑,、血管擴張劑,。
參考文獻
[1] 徐月麗 . 中青年和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析 .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 ( 36) : 8859-8860.
[2] 那開憲 .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病用藥 . 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05,33( 7) : 121.
[3] Rachmani R,,Levi Z,,Slavachevski I,et al. Teaching patient s tomonitor t heir risk factors retards the progression of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high 2 risk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Diabet Med,,2002,,19 ( 5) : 38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