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因證而異
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癥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qū)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比如,同是補氣,,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于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于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干口渴等氣陰虛,咽干,、干咳等肺陰虛和午后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注意:因地而異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qū)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御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qū)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qū)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qū)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xiàn)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癥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三注意:因季而異
根據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觀點,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除了日常食用的主食及各種蔬菜水果外,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熱量足的肉類,。在燉羊肉的時候,如果搭配上當歸,、黃芪,,既補氣又補血,對那些冬天怕冷,、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別有好處。
四注意:不能以藥代食
正所謂藥食同源,,許多食物也是很好的滋補品,,并且方便實惠,還不用擔心有任何副作用,。但在明確食補與藥補差異的同時,,還必須根據個人體質情況適當進補,如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老的食品,,如核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等,;為了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該多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胡蘿卜、豬肝,、甜瓜等,。
五注意:藥酒要慎用
近幾年,各種名目的藥酒在補品市場十分受熱捧,,也令很多本身就愿意喝點小酒的老年朋友趨之若鶩,。其實,藥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藥品某些有效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藥酒中的有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藥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藥效大得多。服用藥酒要考慮自身情況,,切不可過量,。如陰虛發(fā)熱者應慎用,而患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等患者須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