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長庚大學中醫(yī)學系副教授楊榮季解釋說,,中醫(yī)有“五色入五臟”的養(yǎng)生概念,,紅豆屬赤色,入心,,能帶動血液循環(huán),;古籍也記載,紅豆有清熱解毒功效,,經常被用來改善腳氣病及消下肢水腫,。
臺北營養(yǎng)師趙函穎指出,人體本身有留鉀排鈉的機制,,紅豆是高鉀食物,,加上豐富的纖維,能幫助排便與利尿,。紅豆經浸泡,、加水燜煮后制成“紅豆水”。網絡上還盛傳各式煮紅豆水的方法,,但飲用前,,兩位專家先幫你破除幾個盲點:
1.每個人都適用紅豆水?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疾病引起的水腫患者要特別注意控制水的攝入。比如慢性腎臟病患,,因腎臟過濾功能失調,,喝進去的水排不出去,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不建議飲用紅豆水,。此外,紅豆水盡量熱飲,,否則會延緩代謝,。
2.煮紅豆水該用什么豆?紅豆古名赤小豆,,也有人說兩者是不同品種,,到底哪種好,?紅豆與赤小豆分屬不同品種。赤小豆在中醫(yī)里屬藥材,,外觀較一般紅豆細長,,偏暗紫色,常有人將兩者搞混,。赤小豆的利水作用比紅豆還要強一些,,但用一般紅豆也有利水的功效。
3.太瘦的人不適合吃紅豆或喝紅豆水,?利水不等于脫水,。紅豆雖然有利尿功能,但不至于像利尿劑一樣,,引起脫水或口干舌燥,。
4.紅豆水該怎么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煮紅豆水:1.紅豆1杯洗凈,,加入4~5杯冷水,,浸泡約30分鐘。2.水不倒掉,,煮到滾,。水滾后關火,蓋上鍋蓋燜煮15~30分鐘,,鍋里的紅豆約一半有破皮,,一半沒破,水呈半透明紅褐色,。3.取尚未完全混濁的紅豆水,特別是頂層的上清液飲用,;剩下的紅豆可留下來給家人煮紅豆湯,。
![](https://hnhlg.com/file/upload/201903/12/org_142896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