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睗衽c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fēng)在一起叫風(fēng)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關(guān)于如何祛濕,?廣東人最鐘意煲湯,。
本文指導(dǎo)專家:解放軍458醫(yī)院中醫(yī)科文彬博士
常見祛濕中藥材
常用祛濕的中藥材有茯苓、豬苓,、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芡實(shí),、山藥、冬瓜皮,、白術(shù),、藿香、佩蘭,、蒼術(shù),,厚樸、砂仁,、雞骨草,、溪黃草等。
推薦六款祛濕靚湯
1,、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luò)。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shí)15克,薏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姜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將淮山、扁豆,、芡實(shí),、薏苡仁,、雞腳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內(nèi),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后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2,、白術(shù)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6克,白術(shù)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法:先將豬肚洗凈飛水,。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加水約2500ml,,煲滾后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然后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nèi),,再煲30分鐘,,調(diào)味即可。
3,、芡實(shí)薏米淮山蓮藕排骨湯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實(shí)10克,、紅棗5-6顆,、蓮藕1節(jié)、排骨1斤,。
做法:將排骨清洗干凈,,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多),,加入適量的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加入淮山,、芡實(shí),、薏米,轉(zhuǎn)小火,,同燉1個小時,,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蘿卜,還有紅棗,同燉30分鐘,;加入鹽調(diào)味,,出鍋即可。
4,、三花薏米瘦肉湯
功效:清熱祛濕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起鍋時下鹽即可,。
5,、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健脾去濕,消腫解毒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nèi)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
6,、雞骨草煲豬橫脷
功效:清熱,、利濕、舒肝,、健脾
材料:雞骨草60克,、黃豆50克、豬橫脷二條,、豬踭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雞骨草,、黃豆洗凈,、浸泡;豬橫脷洗凈,、用刀尖挑去白脂,。然后與豬踭肉、生姜一起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的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020-85501999-8819或[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