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
如今,很多女性都會有生理期痛經的現象,。長輩常會念叨說是由于現在的年輕一代不懂得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宮寒”。那么宮寒到底是什么呢,?它僅僅是一種寒性表現嗎?它又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呢,?
要確定自己是不是宮寒導致的痛經,,只要回答兩個問題:經期時是否覺得肚子冷?是否喜歡用溫熱的東西捂肚子,?
痛經的病因病機不外乎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或肝腎虧虛等,,其主要原因即為風冷之邪,。《女科百問》認為,,痛經的病因是“風寒客于經絡”,,《婦人大全良方》則認為是“寒氣客于血室”。
所以,,如果以上兩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大致確定是宮寒引起的痛經了,。
何為宮寒
一、先天素體偏寒,,腎陽不足,,陽氣虛、陰寒內盛引起的宮寒,。
二,、后天受涼引起,特別是生理期貪涼,,最容易導致寒邪入侵,。如經期貪食冷飲、淋雨,、游泳,,經常吹空調,或者穿露臍裝等,,都容易導致宮寒,。除此之 外,長期服用寒性藥物,,如六神丸,、珍珠粉、蘆薈等,,也會引起宮寒,。如今很多人遇到牙齦出血、長痘痘等一概認為是由上火引起,,經常會服用寒涼食物或藥物來 “下火”,。殊不知,也許你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體質,,有實火可以“下火”,,而氣虛、陰虛引起的虛火則不可隨意“下火”,。女性如長期服用寒涼食物或藥物,久而 久之就易導致宮寒,。
宮寒的癥狀
宮寒者臉色偏白,,形寒肢冷,,白帶清稀,脈沉細,,舌胖大,色淡白,,有齒印,,寒氣重者,一層白苔,。
宮寒容易導致痛經,、月經量少、閉經,、月經延后,,甚至不孕,。古語有云“暖則生物,冷則殺物”,。
有“火”也有“寒”
臨床上,有些痘痘嚴重的患者,,長期服用寒涼藥來治療,,而長期服用這些寒涼藥物會損傷脾胃,,出現舌淡苔膩,、大便不實、白帶多的癥狀,,甚至導致宮寒。此時應該健脾化濕,,再用些溫藥,。
之前有位閉經患者前來就診,手腳冰涼,,形寒肢清,基礎體溫單相,,月經來時腹痛劇烈,。看著是一派寒象,,然而她卻臉頰通紅,一旦服用溫藥就會流鼻血,。
通過辨證得知,,此患者先天腎陽不足,,陰寒內盛,,又有虛火上炎,。針對這種情況不僅要溫補腎陽,同時加用滋腎通關丸,,引火歸元,,溫宮瀉火,。服藥后不僅泄了虛火,還達到了溫宮的效果,,基礎體溫由單相轉為雙相,,月經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可見,,表面有火,,內在卻可能是“寒”。疾病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要通過全身癥狀,,綜合分析,,辨證施治,,不能隨便服用涼藥,。
周期療法
對于宮寒的女性,,不僅要溫宮,,還要溫腎陽,,常采用周期療法。
經期溫宮
方用溫經止痛方,,溫宮逐寒,調經止痛,。
組成:當歸10克,、生地10克,、川芎6克,、制香附10克,、小茴香3克、淡吳萸2.5克,、桂枝3克,、延胡索12克、煨姜2片,、艾葉3克,。
腹脹者加烏藥;無畏寒肢冷者桂枝易玉桂,;背冷者加鹿角霜;腹瀉者煨姜易炮姜,;脘腹脹滿者香附易木香,;經血量偏少者加牛膝、紅花,,或桃仁,、丹參等擇用,。
中期(排卵期)溫腎陽
方用育腎培元方,,育腎培元,,溫煦助孕,。
組成:云茯苓12克、生熟地各10克,、仙茅10克,、仙靈脾12克,、鹿角霜10克、女貞子10克,、紫云英12克,、巴戟肉10克、麥冬12克,、山萸肉10克等,。
有虛火者可適當加用知母,、黃柏,、龜板等養(yǎng)陰,配合使用,,陽中生陰,,陰中生陽。
除了用藥,,平時在月經來前也可艾灸肚臍以及三陰交,、足三里等穴位,,起到溫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