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醫(yī)療網(wǎng)
“啊襖哎,啊塞梨啊塞刀,,啊塞大個的個刀,,啊塞梨,啊塞大個刀啊哦……”這不是一串亂碼,,而是被網(wǎng)友稱為“神曲”的《忐忑》音譯歌詞,。旅德歌唱家龔琳娜演唱《忐忑》,唱法不屬于哪一派,,聲音分不出南北調(diào),,風格沒成定式,,完全沒有套路,卻成了大眾爭相模仿的對象,。一群老人組成的千歲合唱團挑戰(zhàn)“神曲”,,在湖南衛(wèi)視的元宵晚會笑果不凡,還受到臺灣藝術(shù)節(jié)的邀請,。合唱團成員杜乃中說:“這首《忐忑》,,已經(jīng)成為我宣泄情緒的一個工具了。”連笑星趙本山帶新人弟子上春晚彩排的時候,,也經(jīng)常唱《忐忑》減壓解悶,。
唱歌是養(yǎng)生良方
唱歌,通常是人們用來表達自己喜怒哀樂,,調(diào)劑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方式,。唱歌也是有助健康的一劑“良方”。上海靜安老年醫(yī)院康復科主任王凱告訴說,,唱歌屬于認知活動的一種,,老人們經(jīng)常放聲歌唱,除了能增加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還可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增強思維活力及記憶力,。特別是參與合唱,,還能增加交流,提高社交能力,,愉悅心情之余,,還能減少孤獨感。
北京大學老齡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德珍教授也認為,,唱歌對老人來說具有毋庸置疑的好處,。老人們時時唱唱歌,心情不好時哼哼曲兒,,有條件的話參加歌詠隊,,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是老年人養(yǎng)生之道的一大“法寶”,。
《忐忑》減壓 演比唱重要
眼睛一會瞪得圓溜溜,,一會兒又瞇成一條線,眉毛忽上忽下,,還不時用力甩頭,、輕松地扭腰。嘴形隨著歌曲意境的變化而變化,或集中,,或舒展,,而當歌曲進入尾聲高潮處,演唱者的肢體動作配合樂曲,,仿佛舞蹈一般,。
山東省千佛山醫(yī)院糖友之家藝術(shù)團拉二胡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日子他也在練習唱《忐忑》,。別看他已經(jīng)七十多歲,,但是很有激情。王先生先音譯歌詞,,然后唱熟了再模仿龔琳娜的表情,,從瞪眼到瞇眼再到斗雞眼,他越學越覺得有意思,,他一下子成了藝術(shù)團的開心果,。王先生說:“唱《忐忑》不容易,不僅是唱歌,,還是體力活,,唱上一段下來搖頭晃腦的心情好了還活動了身體。我覺得年輕了,,心情也好,,希望早日能唱全了。”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呼吸科主任吳大瑋告訴記者,,唱歌本身就是一種鍛煉肺活量的好方法,,可以舒緩壓力,?!鹅藩毺氐母柙~,“啊”“哦”“咿呀”“喲”的發(fā)音,,帶動唇部頻頻運動,,可以促進嘴唇的血液循環(huán),經(jīng)常練習可以讓唇部變得有型,。瞪眼,、瞇眼,眼肌松弛變換,,仿佛做眼保健操一樣,,可以緩解眼部疲勞。甩頭,、扭腰,,可以讓頸部、腰部的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另外,,唱《忐忑》不僅演唱者容易笑場,,也會讓聽眾發(fā)笑。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可以通過身體肌肉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心理的情緒也得到釋放和愉悅,,對身心都有益;笑能夠促進膈肌,、肋間肌運動,,增強大腦中的氧含量。
老年病患者少唱《忐忑》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唱或者聽《忐忑》,。前不久籃協(xié)封殺神曲《忐忑》,不允許在賽場上播放,,防止影響球員表現(xiàn),。
《忐忑》的歌詞很像戲曲鑼鼓經(jīng),其中融合了戲劇中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的急速變換,,龔琳娜練唱此曲“繞來繞去,,唱得人氣喘吁吁,七上八下”,。專家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減壓方式,不建議盲目跟風,。對于心臟不好的人,、高血壓患者,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最好少聽不唱《忐忑》類急速歌曲,,避免情緒過于波動,以防樂極生悲,。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心理科教授岳文浩還強調(diào),,利用音樂養(yǎng)生也要注重“平衡性”。就像食物時蔬菜,、魚肉,、水果、豆制品等營養(yǎng)成分要合理搭配一樣,,在選擇自己喜歡的樂曲的同時注意保持平衡性,,即音樂的“陰與陽”“靜與動”“強與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