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上海7月2日電 (記者 徐壽松) 人們總以為多吃少吃一粒頭孢拉定之類的抗菌藥物無關緊要,但藥物學專家告誡,,科學試驗已表明,,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食物的一些抗癌作用消失,,并降低人體免疫力,致癌的幾率因此大大提高。
“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癌癥的理論分析是完全有依據(jù)的,。”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副主任,、藥物學博士后杜文民說,美國研究人員曾進行了一項長期跟蹤研究,,比較2266名乳腺癌患者和8000名對照者使用抗生素的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17年內(nèi)合計使用抗生素超過500天或者超過25次處方使用者,,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2倍,。研究者之一的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耐斯博士指出:這個風險非常大,比使用雌激素導致患乳腺癌的風險還要多30%到40%的幾率,。幾年前,,芬蘭的另一項對1000名女性的跟蹤研究也已得出相似的結論。
杜文民解釋說,,長期使用抗生素會使食物中的一些抗癌作用(如纖維素)消失,,并降低人體免疫力。因為長期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可使機體處于一種“依賴”抗生素的狀態(tài),,從而不能主動調動免疫系統(tǒng)與病原微生物作斗爭。
久而久之,,免疫系統(tǒng)就會因得不到“刺激”和“鍛煉”而喪失免疫功能,。一旦病原入侵就無法對付。有些抗生素對內(nèi)臟有損害,。如四環(huán)素,、紅霉素、氯霉素,、灰黃霉素等,,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肝臟受損,,制造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就會下降,,會間接地削弱機體免疫功能。有些抗生素如氯霉素可致白細胞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由于血液中或骨髓中具有免疫活性的細胞減少,,也可降低免疫功能。此外,,由于濫服抗生素,使人體內(nèi)一些正常而有益的細菌(如腸道雙歧桿菌)減少,,導致局部保護作用減弱或消失,,也會得病。還有些抗生素,如鏈霉素,、氯霉素,、紅霉素等都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機體抵抗力,。人體免疫力的降低不但容易導致癌癥,,而且可以引起多種疾病。
目前,,我國的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使用抗菌藥物,,外科手術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則高達95%;住院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9%,,這一數(shù)字遠高于英國的22%和各國平均水平的30%,。對此,杜文民建議:能不使用抗生素的盡量不使用,;使用抗生素除了要當心毒性反應,、過敏反應、二重感染,、細菌耐藥性的改變等常見不良反應以外,,還要注意一些發(fā)生率低、潛伏期長,、非常隱蔽的不良反應,,譬如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