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腫瘤專家,、中國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近日指出,,惡性淋巴瘤曾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5年生存率很低,,但隨著近年來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治愈淋巴瘤成為了可能,。
石教授介紹了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里程碑式的生物靶向藥物,,該藥物能在清除癌細胞的同時又不影響其他正常細胞的生存。這種定向清除腫瘤細胞的生物免疫療法為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開創(chuàng)了全新模式,。大量臨床試驗證實,,患者如果使用傳統(tǒng)療法,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患病5年后能夠像健康人一樣生活,,但使用免疫療法,,有一半的病人在患病5年后健康生存,這一創(chuàng)新療法預示著不治之癥已變?yōu)榭芍沃Y,。
在發(fā)達國家,,惡性淋巴瘤位居癌癥死亡率的第6位,僅次于肺癌,、大腸癌,、乳腺癌等高發(fā)腫瘤。在我國,,淋巴瘤的發(fā)病率位于第10位,,占癌癥死亡率的第8位。我國淋巴瘤發(fā)病率為0.02‰,,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死亡人數(shù)接近2萬人。在男性10大好發(fā)腫瘤中占第9位,,在女性中位列第10位。
為了向大眾宣傳“癌癥可防可治”的理念,,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利用各種活動進行防癌宣傳,,這種宣傳是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的組成部分。
一種新的"免疫化療"模式,,對于惡性淋巴瘤的治療已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原來的1/3提高到2/3,顯著延長了患者生存時間,。
17日,,衛(wèi)生部發(fā)起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癌癥2006)"在上海舉行淋巴瘤防治知識宣傳活動。中華醫(yī)學會上海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著名腫瘤專家沈志祥教授介紹說,,惡性淋巴瘤昔日被認為是不可治愈的絕癥,,但隨著近年來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這種疾病正由"不治"變?yōu)?quot;可治",。
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研制的新藥美羅華(利妥昔單抗)就是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物靶向藥物,,只針對淋巴瘤的CD20抗原腫瘤細胞進行殺傷,而對其他正常的造血細胞沒有影響,。以往,,治療惡性淋巴瘤只能依靠化療,這種治療方法將體內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同時殺死,。
臨床采用的"免疫化療"法就是美羅華加化療,,不僅能有效清除癌細胞,而且對其他正常的細胞生存影響很小,。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目前全球每年新發(fā)淋巴瘤患者約有35萬人,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人,。我國每年新增淋巴瘤患者約2.5萬人,,死亡人數(shù)近2萬人。淋巴瘤在男性十大好發(fā)惡性腫瘤中占第9位,,在女性中位列第10位,。
沈教授指出,確診患了淋巴瘤不必害怕,,因為大量臨床試驗證實,,大多數(shù)早期淋巴瘤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以被治愈。但是,,由于淋巴瘤初期沒有痛感,,多數(shù)病人在患病之初常常沒有明顯癥狀,很容易使人們認為是感冒或勞累引起淋巴結腫大,,不重視,,不檢查,這是非常危險的,。
沈教授強調,,無痛性淋巴結腫大不可小視,若伴有全身3大癥狀就值得警惕:不明原因的發(fā)熱,、不明原因的盜汗,、體重下降。他表示,,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考慮去血液科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