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身性因素有:
1,、年齡 皮膚的彈性及循環(huán)隨年齡的增加而變差,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也降低,。
2,、營養(yǎng)不良 長期營養(yǎng)不良降低組織的修復能力,對缺氧的耐受力及感染的抵抗力均降低,。
3,、貧血和糖尿病 貧血使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降低,一旦循環(huán)受到阻礙,,更易造成缺氧,。糖尿病患者容易發(fā)生感染,且不易控制,。
二,、局部性因素有:
1、表皮壓力 當外界壓力大于局部組織內(nèi)微血管血壓時,,局部循環(huán)便會受到阻礙,,使得細胞處于缺氧狀態(tài)。如果缺氧的狀態(tài)持續(xù)太久,,細胞就會死亡,造成肌肉,、皮下組織和皮膚潰爛,。這些易受到壓迫的地方往往是身體上骨頭最突出的部位,。如骶骨、腳跟,、手肘,、腳踝、髖部及坐骨脊等處,。
2,、局部外傷及感染 若不慎擦傷或撞破皮膚,很容易感染,,使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如有上述壓力時,更可能發(fā)生壓瘡傷口,。
3,、局部溫度 局部組織溫度升高,使細胞代謝率增高,,而降低對缺氧的耐受性,。
4、局部濕度 皮膚濕潤過度時,,組織便松軟而脆弱,,造成局部濕度升高的原因多為大小便失禁及局部透氣不良,如穿紙尿褲,。
電話:021-66187008 13681661622
公司網(wǎng)址:hnhl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