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為,人類的進化程度要比黑猩猩高,。但基因研究發(fā)現(xiàn),,至少從某些來看,恐怕未必如此,。
美國《自然》雜志網(wǎng)站16日說,,自人類和黑猩猩600萬年前在進化道路上分道揚鑣之后,人類已經進化成地球主宰生物,,因此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基因在進化過程中肯定經歷了大量自然正選擇,。
但這一觀點目前受到挑戰(zhàn)。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對比人與黑猩猩1.4萬對相對應基因后發(fā)現(xiàn),,233個黑猩猩基因顯示出正選擇跡象,,而人類基因的相應數(shù)值僅為154個。
這一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論文第一作者張建之(音譯)說,,這一差異可能是因為在人類歷史很長一段時間里,黑猩猩數(shù)量高于人類,。人類數(shù)量較小,,居住分散,因此基因變化可能帶有隨機性和不穩(wěn)定性,。
但張建之同時指出,,1.4萬對基因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由于黑猩猩基因組序列研究尚未達到人類基因組研究水平,,研究人員還無法對比整個基因組,。
生物進化過程中,自然對于基因突變的選擇可以分為正選擇和負選擇,。前者又稱為達爾文選擇,,是指某種有益突變受到自然選擇偏愛,最終在整個群體中擴散,。后者也稱為凈化選擇,,是指某種不利突變受到自然選擇抵制,最終遭到淘汰,。
哪種動物進化最多,?絕大多數(shù)的回答很可能是人類。畢竟,,我們幾乎無毛的體表和更大的腦容量,,足以讓人類堅信我們在進化道路上把其他動物甩在了身后。不過,,請暫時放下這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觀點——4月16日,,《自然》和《科學》都在線報道了這樣一條消息:進化過程中發(fā)生遺傳變異最多的并非人類,而是黑猩猩,。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美國Yerkes國家靈長動物研究中心的Victoria Horner表示,“我們以為黑猩猩比我們變異得少,,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最新發(fā)現(xiàn)表明,自從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的祖先開始“分道揚鑣”后,,黑猩猩的基因組經歷了更多的“正選擇”(自然選擇傾向于對一種生物有益的突變),。
進行該研究的是美國密歇根大學安阿爾伯分校的(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的科學家,,他們通過對比研究人類和黑猩猩基因組中14000個匹配基因,發(fā)現(xiàn)了233個黑猩猩基因曾受正選擇影響,,而相比之下,,人類只有154個。
論文第一作者,、密歇根大學生態(tài)與生物進化系華人科學家張建之(Jianzhi Zhang)表示,,該研究結果打破了一種觀點,即人類達到今天的狀態(tài)和統(tǒng)治地位必須經歷相當多的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