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探索》雜志報道,,自隸屬美國史密森學會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從19世紀中期開始收集海洋動物標本以來,魚類標本數(shù)量急劇增長,。美國國家魚類收藏館如今擁有約350萬魚類標本。
史密森學會博物館的館長們在《魚類構(gòu)造》(Ichthyo: The Architecture of Fish)一書中展示了其標本的數(shù)碼X光片。書中還有海洋學家讓·米歇爾·柯斯蒂,、魚類學家丹尼爾·帕里、攝影藝術(shù)博物館主任黛博拉·克羅切克和攝影研究人員斯蒂芬妮·柯莫(Stephanie Comer)等專家學者所寫的小短文,。
1.拜爾海鰻
拜爾海鰻
圖片中顯示的是一種稱為“拜爾海鰻”(Bayer's moray)的珍稀海鰻,,它們一般躲藏在東南亞和大洋洲海域的暗礁周圍。
2.黃貂魚
黃貂魚
在攝影術(shù)問世前,,手工制作的圖示被用于記錄自然之美,。柯莫和克羅切克在書中寫道:“1895年,,X光的發(fā)現(xiàn)使得用膠卷捕捉這種動物和物體細微內(nèi)部構(gòu)造的照片成為可能,。”一個多世紀過去了,X光技術(shù)仍在不斷向我們提供令人叫絕的照片,,比如黃貂魚的這張奇特照片,。
3.巨鯰
巨鯰
X光照片使動物看上去栩栩如生。魚類研究者丹尼爾·帕里在書中一片短文中寫道:“我們會常常想起這條魚的嘴,身體倒成了其次,。”根據(jù)其牙齒或下顎確定一種動物如何進食,,經(jīng)常讓科學家傷透腦筋。但是,,有時X光會讓動物最后一頓美餐清晰地展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以這條巨鯰(shark catfish)為例,它的肚子中就有幾個蛤,,巨鯰非常善于消化這種東西,。
4.尖嘴魚
尖嘴魚
國家魚類收藏館成立之初從“威爾克斯探險”(Wilkes Expedition)購買魚類標本,“威爾克斯探險”是一次從1838年至1842年環(huán)游南太平洋的任務(wù),。如今,,魚類研究人員每年仍會向收藏館提供數(shù)千種新魚類。這些照片最初的目的是讓史密森學會的科學家去研究魚類的內(nèi)部構(gòu)造,,同時不必對它們進行解剖,。照片中的尖嘴魚是1929年從菲律賓捕撈的。
5.玻甲魚
玻甲魚
史密森學會照片圖書館如今收藏有約2萬種不同魚類的標本,,提供了堪稱無價的海洋多樣性的記錄,。這些玻甲魚(shrimpfish)屬于蝦魚科(centriscidae)家族,這個家族共有13種不同種類,。玻甲魚亦稱“剃刀魚”(razorfish),,因為它們的口鼻部尖尖的,長度大約達到8英寸(約合20厘米),。
6.刺猬魚
刺猬魚
黃麻鱸,、刺河豚、河豚,,還是刺猬魚(porcupine fish),,無論你怎么稱呼這些水生動物,它們均擁有對付捕食者的有力武器,。這張X光照片顯示的是處于防備狀態(tài)的刺猬魚(前面),,體內(nèi)充滿水和空氣,銳利的尖刺全部展開,,后面則是它處于正常,、放松的狀態(tài)。一旦膨脹起來,,刺猬魚的身長將達到其正常身長的兩倍,其中一些種類還有毒,。如此一來,,這些奇異的水生動物少有對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7.侏儒小海馬
侏儒小海馬
海洋學家兼電影導(dǎo)演讓·米歇爾·柯斯蒂在書中寫道,,“90%商業(yè)放養(yǎng)的大型魚類因過度捕撈從海洋消失了,。我被迫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即我們正‘全力以赴’消滅海洋中的魚類。”多種海馬處于危險之中,,包括照片中所示的“侏儒小海馬”,,它們已被列為“易受威脅”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