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天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受精卵成功著床帶來了生的希望,,而今年初夏人工精子的初步研究成功卻讓人擔憂從此男人的存在會不會成為多余
英國的生殖研究學界一定擠滿了很多讓人生出無限希望又生出無盡恐慌的科學家,。不說別的,2007年英國的科學家就讓全世界兩次震動,,一次是4月中旬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干細胞研究所的卡里姆·納耶尼阿教授宣布他們已經掌握了用女性的骨髓提取干細胞,并最終培育成精子的技術,;另外一次是9月初英國人工授精與胚胎學管理局宣布允許英國科學家制造用于科學途徑的人獸雜交胚胎,。
關于人獸雜交的爭論,更多的人還是關心最終形成的生命體到底是人多一些還是獸多一些,。等人們最后知道,其實所謂的人獸雜交并不會生出半獸人,,99%的基因來自人的遺傳,而且科學家們承諾在胚胎形成14天內就會結束研究時,,恐慌很快就過去,。
這個研究計劃最后胎死腹中,暫時擱淺了,。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干細胞研究所的“人工精子”計劃卻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3到5年后,將在英國150萬不孕不育夫婦中投入試驗,。今年7月10日,德國籍科學家納耶尼阿教授將他們的初步研究成果論文登在《細胞學發(fā)展》雜志上,,稱他們已經通過從雄性老鼠身上提取細胞胚泡,,并成功研制成精子。將成熟的精子植入雌鼠體內,,7只老鼠成功受孕,。雖然這些老鼠都壽命不長,而且經常生病,,但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們倒是信心滿滿,,決心把實驗進行到底。按照他們的預計,不久他們就可以把這項試驗應用到人體了,,并最終實現沒有男人的參與,,讓不孕婦女用自己的骨髓成功培育出人工精子,,從而實現延續(xù)后代的夢想,。
當然,也沒必要對這項技術恐慌,。首先,,這項技術到底最后能不能普及到大眾還是個謎。另外,,即使普及了,,相信有生育能力的夫婦還是會選擇自然的生育方式。試管嬰兒到現在已經30年了,,估計自己可以生育的夫婦都不會在意這項技術到底對自己有什么作用,。再說了,到時候國家一定有非常嚴格的律法約束的,,就像試管嬰兒的具體實施細則一樣,。退到最后一步,女性人工精子最后發(fā)育成的胚胎因為沒有Y細胞,,因此最終生成的嬰兒只有女性,,這對喜歡男孩的夫婦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因此,,這樣的科學試驗最終也只會影響到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對于那些甚至都考慮到人類性別平衡的人來說,也沒必要杞人憂天了,。
相信對于大部分想要孩子的夫婦來說,,這樣的科學發(fā)現更具有廣泛關注性,比如,,喜歡吃巧克力的女性更容易生女孩,而喜歡吃紅肉的人則生男孩的比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