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所激活的區(qū)域主要在右側大腦,,而容貌的吸引力卻令大腦左側的活性增強,。
愛情是什么,?這個“永恒的”問題有了“最確切的”答案,。一個由神經科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使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對17名熱戀者的大腦進行了觀察和研究。他們最終得出的答案有些出人意料:愛情是一種獲得獎賞的動機,。
一篇題為《與早期強烈浪漫愛情有關的獎賞,、動機和情感系統(tǒng)》的文章對這一研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文章將發(fā)表在美國生理學會出版的《神經生理學雜志》(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
情和性都不是愛的“真諦”
在這項研究中,,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亞瑟·安龍(Arthur Aron)發(fā)現,大多數受試者雖然出現各種情感反應,,但并沒有一種固定的情感模式,。而所有熱戀中的被研究者,他們大腦中主管“獎賞”(reward)和“動機”(motivation)的區(qū)域卻毫無例外地被激活,。亞瑟·安龍說,,“作為研究情感的專家,我對此感到很興奮,,因為這一發(fā)現首次提供了愛情和大腦動機系統(tǒng)之間關系的生理學依據,。因此,如果從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浪漫的愛情,它最根本的特征是一種能夠導致諸如欣快,、焦慮等特殊情感體驗的動機,,或目標導向的狀態(tài)。”“愛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我們的研究結論有助于人們理解,,是什么力量驅使那些墜入愛河的人千方百計地去贏得對方的愛,并維護這種關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yī)學院的露希·布朗(Lucy L Brown)如是說,。
據布朗介紹,當被研究者看到他(或者她)所愛的人的照片的時候,,磁共振圖像顯示,,腦的腹側被蓋區(qū)(VTA)和背側尾狀核進入激活狀態(tài)。而且,,被研究者在回答問卷時所描述的愛情體驗越強烈,,大腦中特定的部位就顯示出越強的活性。這一現象表明,,這些和“獲得獎賞的動機”有關的大腦區(qū)域,,是追求心愛的人的驅動力所在。
最終,,他們的一系列研究證實了這樣的設想:大腦皮層下的“獎賞區(qū)”富含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正是這些部位參與形成了早期強烈的愛情。
根據磁共振顯像的結果,,研究者還發(fā)現,上述激發(fā)愛情體驗的腦區(qū),,和性喚起相關的區(qū)域只有小部分的重疊,。專家們因此認為,愛和性分屬大腦不同的系統(tǒng)管轄,,這一結果也回答了“性和愛是不是一回事”這一“古老的”問題,。
除此之外,愛情所激活的區(qū)域主要在右側大腦,,而容貌的吸引力卻令大腦左側的活性增強,,磁共振所顯示的這一發(fā)現也讓研究者驚訝不已。
布朗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fā)現,。因為它說明不僅大腦皮層的功能具有“偏側性”(指大腦左、右葉負責不同的功能,,比如語言,、數學的功能多由大腦左葉負責,而空間和藝術功能則由右葉掌管),,而且皮層以下的部位也有類似的現象(上述“獎賞區(qū)”位于大腦皮層下),。這一點有助于加深人們對大腦功能的理解,。
愛情是進化的結果,比性更持久
誰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強烈的愛情沖動總會平靜下來。布朗介紹說,,“我們的研究取得的另一個突破就是,,發(fā)現了在愛情延續(xù)的過程中,大腦某些部位的神經活動所發(fā)生的動態(tài)的變化,。”
對磁共振圖像進行的研究發(fā)現,,在那些維持長久愛情的人的大腦中,一個叫做“腹側蒼白球”的部位的活性明顯增強,。而先前的動物試驗表明,,固定配對的田鼠,其蒼白球的激素受體活性增高,。
拉特格斯大學的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Helen E Fisher)指出,,“性的驅動力、浪漫的愛情和對伴侶長期的依戀感,,人類進化而來的這三種特性不僅和求偶及生殖有關,,而且在大腦體系中相互關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中愛情的生理基礎會發(fā)生變化,,強烈、浪漫的愛情因而漸漸轉化為依戀感,。這說明,,愛情不僅是人類最強烈的情感體驗之一,而且它比性的沖動更加持久有力,。”
費舍爾解釋道,,雖然此次研究僅僅對每位受試者進行了一小時的磁共振觀察,但研究人員根據多年來對數據的加工,、分析,,已經了解了人類的愛情和動物的生理吸引力之間的延續(xù)關系。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可以認為,,所有哺乳動物都可以被特定的異性伴侶所吸引,,而與此有關的大腦區(qū)域也大致相似。
實際上,,達爾文和他的弟子早就對動物“生理上的裝飾物”(比如雄孔雀奇特的尾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動物的這些生理特征都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進化而成的。費舍爾指出,對于被吸引一方的大腦中所發(fā)生的變化卻從未有人研究過,。“我們用磁共振進行的這項研究揭示了人被異性吸引時大腦發(fā)生的變化,。”她從人類學的角度解釋說,“人腦之所以在這方面不斷的進化,,可能是為了更容易被求愛者所釋放的能量所吸引,,并提高結成配偶的效率。”
布朗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浪漫愛情的產生并不需要大腦專職的功能系統(tǒng),它是集合了尾狀核及其周圍區(qū)域一系列神經網絡的功能而完成的,。從現有的研究結果來看,,大腦腹側被蓋區(qū)和尾狀核等部位的激活模式,對人類生殖,、愛情等社會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