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報道:大多數(shù)人會從錯誤和失敗中吸取教訓,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不過,別忘了還有一句成語叫“重蹈覆轍”,。德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單基因變異是否會讓人吸取新的教育,這篇研究發(fā)表在11月7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先前的一些研究證實,,毒癮、酒癮或者賭癮的人更可能擁有這種多馬胺某型基因的變異,,它會導致大腦中缺乏一種名為D2的特定蛋白受體,。大腦中的多巴胺(dopamine)神經(jīng)遞質除負責發(fā)出愉快和樂觀信號外,它還協(xié)助大腦學習,。如果我們做出了合理的,、愉快的決定,多巴胺的化學作用就會促使大腦重復這種選擇,。如果我們的決定是錯誤而令人不快的,,多巴胺水平就會下降,這時理論上D2受體就會被激活并令大腦避免再次做出相同的選擇,。因此,,已經(jīng)有一種理論假說認為,擁有較少D2受體的人從負面加強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也較差,。
為了檢驗這一猜測,,德國馬普人類認知和大腦科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Cognitive and Brain Sciences)的Tilmann Klein和Markus Ullsperger等人研究了26位男性的決策情況,并利用磁共振成像掃描儀對他們的大腦活動進行了監(jiān)控,。在這26位受試者中,,有12位擁有引起D2受體數(shù)量下降的基因變異。而之所以只選擇男性是因為女性在月經(jīng)周期內多巴胺的水平會發(fā)生變化,。
實驗中,,受試者被分成兩組,他們面前的電腦屏幕上會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符號,,他們被要求從中選擇一個,。在做出決策后,,電腦屏幕上會閃過笑臉或者愁臉(表示不贊成),也就是正,、負反饋,。事實上,選擇A記號有80%的幾率會出現(xiàn)正加強的笑臉,,而選擇B則有80%的幾率出現(xiàn)愁臉,。而選擇C至F的記號出現(xiàn)正負反饋的幾率在A和B之間。
研究人員檢測了受試者是否會通過不斷的正反饋學習,,傾向于選擇A記號,,以及通過負反饋避免選擇B記號。結果發(fā)現(xiàn),,兩組受試者都最終能學會選擇A,,但缺乏D2受體的人在從負反饋中吸取教訓時會出問題。
大腦成像結果證實了與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相關的大腦區(qū)域——吻側扣帶皮層(rostral cingulate cortex)以及與記憶相關的海馬區(qū),。在實驗中,,具有正常D2水平的受試者大腦這兩個區(qū)域的活躍程度都高于缺乏D2受體者。
盡管D2受體似乎的確會影響到人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但Ullsperger還是強調,,現(xiàn)實中影響人們做決定的因素要多得多,。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神經(jīng)學家Michael Frank評價說,,揭開人類吸取經(jīng)驗教訓的機制有助科學家理解大腦產生上癮和強迫性為的工作過程。上癮者的大腦可能確實不易于接受錯誤教訓,。他們感受快樂的機制很好,,比如吸毒引起的欣歡以及賭桌上連贏數(shù)局的快感,但卻無法從失去的東西和產生的不良結果中吸取教訓,。“新的發(fā)現(xiàn)可謂為這種‘天災’找到了處方,,”Frank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