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510275)
楊波(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510275)
代小江(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510275)
龐義(中山大學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510275)
鐘江(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研究室,上海,200433)
蘇德明(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研究室,上海,200433)
摘 要:苜蓿丫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感染可誘導斜紋夜蛾(Spodoptera litura)離體細胞Sl-zsu-1發(fā)生典型的細胞凋亡. 通過細胞松弛素(cytochalasin D)和NH4Cl的抑制實驗, 分別排除病毒粒子結合細胞受體蛋白, 和病毒在核內體運輸過程啟動細胞凋亡信號發(fā)生的可能性. RT-PCR實驗證實, 病毒基因組進入了細胞核, 極早期基因ie-1開始了轉錄; 而DNA聚合酶抑制劑(芽棲菌素)的存在對病毒誘導的細胞凋亡程度與進程均沒有明顯的影響. 這說明細胞凋亡的信號是先于病毒晚期復制事件啟動的. 單獨轉染AcMNPV極早期基因ie-1可誘導斜紋夜蛾離體細胞系Sl-zsu-1細胞發(fā)生部分凋亡, 轉染24 h后出現(xiàn)凋亡小體, 48 h達到高峰. 提取轉染細胞的總DNA電泳, 可檢測到典型的DNA梯形條帶(DNA ladder). 另外, AcMNPV 的ie-1基因溫度敏感突變株tsB821在非受納溫度感染細胞時, 細胞不發(fā)生凋亡. 這些結果暗示, 在AcMNPV感染誘導的Sl-zsu-1細胞凋亡中, ie-1基因是一個凋亡信號的直接或間接誘導因子.
關鍵詞:Spodoptera litura; AcMNPV; ie-1基因; 細胞凋亡
請看全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