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大象試驗能夠搞清動物是否利用地面振動傳遞信息,。
科學家根據(jù)首次記錄到的由大象叫聲形成的震波推測,,大象很可能利用低頻叫聲引發(fā)的地面振動進行彼此溝通,。
生物學家在幾十年前就知道,,大象之間利用人類聽力范圍之外的次聲波進行交流,。野生動物學家經(jīng)??吹揭蝗阂跋笤谕粫r刻聚在一起,伸開它們的耳朵仔細聆聽這些次聲的“談話”,。在納米比亞工作的生物學家Caitlin O'Connell-Rodwell卻注意到一些其他的現(xiàn)象:大象有時會站在原地并抬起一只腳,,而并沒有使用它們的耳朵。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在兩群野象相遇的時候,,她推測,,大象可能是將它們的體重轉移到三條腿上,,從而更好地感知地面?zhèn)鱽淼哪承┬畔ⅰ?
如今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工作的O'Connell-Rodwell與斯坦福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Simon Klemperer一道合作,,希望搞清這些低頻的叫聲是否真的導致了地面的振動。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州薩利納斯附近的一處曠野地面上放置了地震檢波器——一種測量震波的儀器,。隨后他們將一只受過訓練的雄性非洲象與它的雌性伴侶在分開3個小時之后重新聚到了一起,,并且記錄了雄象發(fā)出的“歡迎”叫聲引起的地面活動。這種叫聲形成的類似瑞利波一樣的表面波,,能夠像海浪一樣傳播到大約2公里以外的地表,,兩位科學家在6月份的《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O'Connell-Rodwell早前的研究曾推測,,這種振動至少可以傳播16公里,,遠遠大于次聲叫聲在空氣中傳播的4公里的距離。新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情況下,,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更遠,但是O'Connell-Rodwell推測,,在某些情況下,,震波可能更為有效。
紐約州伊薩卡康奈爾大學的聲學生物學家Katy Payne認為,,這一研究結果似乎是合理的,。“在一個刮大風的天氣里,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嘈雜,,大象用震波傳遞信息可能更為有效”,。Payne指出,下一步需要搞清大象是否真的利用這些信號進行交流,。如今在納米比亞工作的斯坦福大學研究小組正試圖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他們將向野象播放經(jīng)過人工合成的震波,從而觀察它們的反應,。研究人員還將利用奧克蘭動物園的一頭受過訓練的大象進行試驗,,從而觀察靈敏的大象會對地面振動作出哪些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