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8名諾貝爾獎得主近日聯(lián)合發(fā)表公開信支持進化論,,呼吁教育工作者反對將“智能設計論”列入課本,。諾貝爾獎得主們強調,進化論是生物學“不可或缺的基礎”,。由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作家伊利·威塞爾牽頭執(zhí)筆的這封公開信,于9月16日在媒體發(fā)表,。從1976年到2004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其他37名科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在信上簽了名。
什么是智能設計理論,?為什么人們將它與進化論相提并論,?這些理論問題的討論為什么能在美國掀起軒然大波,甚至“驚動”了這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
19世紀末,,當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觀點時,,舉世皆驚。那些篤信上帝,、從字面意思理解《圣經·創(chuàng)世紀》的信徒們相信,,上帝在7天內創(chuàng)造出人類和世間萬物。在他們看來,,相信“人和猴子擁有同一祖先”的人都是瘋子,。
時代不斷進步,,科學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客觀證據(jù)的發(fā)現(xiàn)使得進化論不斷完善,,成為唯一能夠解釋地球物種如此多樣的理論,。然而,這一切并未能改變宗教保守派對進化論的反感,。在美國,,尤其如此。
大約150年前,,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進化論后,,這一理論在美國一直“滯銷”。篤信上帝的美國人認為,,這一理論挑戰(zhàn)了上帝的權威,。
1925年,田納西州代頓市的中學教師約翰·斯科普斯被“神創(chuàng)論”的支持者告上了法庭,。原來,,當時田納西州的法律禁止在中學講授違反《圣經》的理論,而約翰·斯科普斯卻違反這條法律講授了進化論,。“神創(chuàng)論”的支持者把進化論歪曲簡化成“人是猴子變來的”,,因此這次審判又被稱為“猴子審判”。
盡管“神創(chuàng)論”的荒謬在這場審判中顯露無遺,,但約翰·斯科普斯仍被定罪,。當時,其他兩州——佛羅里達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法律仍禁止教授進化論,。1968年美國最高法院打擊了此類州法律,,但一些州轉而要求學校在教授進化論的同時也教授“創(chuàng)造科學”。不過這種作法再次遭到最高法院否定,。最高法院在1982年和1987年兩次作出裁決:在公立學校以任何形式教授“神創(chuàng)論”都違反規(guī)定美國是政教分離國家的憲法第一修正案,。
“神創(chuàng)論”無法進入公立學校的生物課堂,宗教保守派就發(fā)明出“智能設計”理論,。按照他們的理論,,生命的起源、物種的多樣,、器官的構成是一個非常的過程,,所以只有某種更高級的智慧——某個設計者——能夠制造出來。
最高法院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在1987年的審判中的判決詞給了反達爾文人士以可乘之機,。斯卡利亞法官說,,基督教徒“作為一個非宗教性事件,有權向其學校提供任何能夠反證進化論的科學證據(jù)”,。
這句強調進化論弱點與不足的判決詞,,現(xiàn)在已經成為推動智能設計理論運動的核心,。
從“神創(chuàng)論”到“智能設計”
科學語言描述“造物者之手”
1987年最高法院作出判決后,一些虔誠的基督教徒們開始著書立說,,“揭露”進化論的問題,。這些人中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神學家,、哲學家等。這一運動的中心是“發(fā)現(xiàn)學院”的“科學與文化中心”,。發(fā)現(xiàn)學院是個超黨派智庫,主要由保守派組成,。它成立于1990年,,地點位于華盛頓州的西雅圖。
智能設計論者的主要任務就是介紹進化論的缺陷,,以便令學校在教授進化論的內容時更加“誠實”,。
那么,他們對進化論的批判都有哪些內容,?
智能設計論最“吸引人”的理論是,,自然界的生物如此復雜,不可能依“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發(fā)展而來,。這一派理論的“教主”是利哈伊大學的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學院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貝厄,。他1996年出版了《達爾文的黑匣子》,,一本智能設計理論的開創(chuàng)性作品。
貝厄在書中的主要論點是,,生物有機體包含精致的器官,,如眼睛的復雜系統(tǒng),如需要至少20種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凝血功能,。他認為,,這一現(xiàn)象“不可復歸地復雜”,因為減少或改變任一部分都會損害整體,。因此,,他宣稱,這些器官和系統(tǒng)不能通過適者生存的法則演變而來,。
貝厄是一名天主教徒,,他的9個孩子都在家受教育。盡管他的著作以科學的語言寫就,,他本人認為,,“造物者之手”無處不在,。
另一派智能設計論者把焦點放在化石的缺失,特別是寒武紀化石的缺失上,。寒武紀是大量新物種誕生的階段,。
此外,數(shù)學家,、哲學家兼神學家威廉·堅布斯基試圖用數(shù)學方法證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不可能造成自然界的復雜性,。
與早期的“神創(chuàng)論”者不同的是,,許多智能設計論者部分接受進化論。他們非常小心,,不把“上帝”引入討論之中,,因此他們使用的語言也是科學語言,而不是宗教語言,。這使得他們免于牽扯進法律訴訟之中,。
主流科學界發(fā)出聲音:
進化論才是唯一的科學解釋
科學的語言給了智能設計理論以科學的外衣,但美國《時代》周刊報道說,,美國主流科學界認為,,這個冠冕堂皇理由的外衣下隱藏的,實際上是發(fā)現(xiàn)學院這些智庫組織推動宗教教育的真實用意,。
美國全國科學教育中心執(zhí)行主任尤金妮婭·斯科特說:“教授與進化論相反的理論實際上是隱秘地教授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學說,。”
科學界擔心,智能設計理論的風行將對美國自然科學的研究有所損害,。一些人擔心,,美國的科學將失去競爭力。
擁有5.5萬成員的美國全國科學教師聯(lián)合會執(zhí)行會長格里·惠勒說:“這向其他國家發(fā)出信號,,因為這些國家正在努力,,試圖取得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而我們卻因一個偽科學問題分散精力,。”
在堪薩斯州的討論中,,美國主流科學團體因為該州教育委員會在聽證會中明顯偏袒“智能設計論”,一直拒絕介入爭論,。但最近,,美國科學界主流終于發(fā)出聲音,這就是38名諾貝爾獎獲獎者的公開信,。
諾貝爾獎得主們在信中說,,他們出于捍衛(wèi)科學的目的,呼吁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將進化論樹立為該州的“科學標準”,,而不是聽任“智能設計論”進入課本中,。這封公開信標志著美國科學界對堪薩斯州圍繞進化論的爭議明確表態(tài),。
科學家們還對智能設計論者對進化論的批評一一加以駁斥。英國牛津大學大眾理解科學教授,、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說:“我擔心的是,,人們會認為這里進行的是一種科學討論。實際上不是,。”
道金斯和其他一些科學家認為,,智能設計論者并沒有根據(jù)科學的“牌理”“出牌”。這意味著,,他們沒有在科學家們普遍關注的期刊上發(fā)表文章,,他們提出的假說也無法通過研究和試驗檢驗。就連智能設計者貝厄自己也承認:“你無法通過實驗證明智能設計,。”
道金斯認為,,向學生傳授智能設計理論如同告訴他們地球是平的。在歷史課上可以,,但不能在自然科學課上。“如果你告訴孩子們,,科學有兩個學派——一派認為地球是圓的,,一派認為地球是平的,那你完全是在誤導孩子們,。”
針對貝厄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法則無法產生復雜的自然界理論,道金斯反駁說:“(進化論)是一個關于從非常簡單的有機體開始,、經數(shù)百萬年漸進,、緩慢演化,發(fā)展成復雜生物的理論,。它不僅是可以很好地解釋生物的復雜性,,而且是對這一問題的唯一解釋。”把生物的復雜性歸功于一個看不見的“智能設計者”,,那么“誰設計了這個設計者呢”,?
至于寒武紀化石缺失,道金斯說,,這就像一名偵探無法根據(jù)犯罪現(xiàn)場證據(jù)說出很久以前一樁罪案發(fā)生的每一分鐘,。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靠指紋和其他證據(jù)得出推論,,”道金斯說,。而基因密碼正是進化論這一推論的“指紋證據(jù)”??茖W家研究人類基因,,并與其他哺乳動物,、蠕蟲、甚至細菌相比較,,其結果“令人震驚”:所有物種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同樣的基因,。
智能設計理論者批評相信進化論的科學家對待這一理論就像是宗教信仰,道金斯予以否認,。他引用生物學家J·B·S·霍爾丹的話說,,如果發(fā)現(xiàn)了前寒武紀的兔子化石,他就不再信奉進化論,。前寒武紀大約在距今5.4億年前,,科學界普遍認為,那個時候地球上只有以細菌,、藻類,、浮游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
“如果發(fā)現(xiàn)哪怕只有一個前寒武紀的河馬或兔子化石,,那將顛覆整個進化論,。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這樣的化石,”道金斯說,。
哈佛大學數(shù)學教授馬丁·諾瓦克說,,從數(shù)學概率角度對進化論的反駁也沒有道理。“你無法計算眼睛產生的概率,,我們沒有進行這方面計算的信息,。”諾瓦克本人相信上帝。他認為科學與宗教互不矛盾,,它們只是“提出了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