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目前能夠被清楚識別出的將近2.4萬種人類基因中,,有20%都已經(jīng)在美國獲得了專利,。申請專利的主要是一些私人公司和大學院校。
據(jù)美國《國家地理》雜志10月13日報道,,這項研究被發(fā)表在本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志上,,它首次向人們展示出了一張說明美國人類基因專利權現(xiàn)狀的詳圖。
基因專利源于其研究價值
研究人員能夠對人類基因申請專利是因為基因是具有潛在價值的研究工具,,在診斷測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研究人員還可利用人類基因發(fā)現(xiàn)和生產(chǎn)出新的藥物。
此項研究參與者之一,、美國馬薩諸塞州科技研究院的經(jīng)濟及科學教授菲奧納·莫里對此表示:“對很多人來說,,在美國的專利申請體系中,人類的DNA像其它一些普通化學產(chǎn)品一樣被對待或許是件讓人感到驚訝的事情,。”
莫里說:“如果一位發(fā)明者確定了某種基因的新用途,,那這個單獨的DNA序列就能和從植物里提純出的某種新藥一樣,以相同的方式獲得專利權,。”
美國基因專利權的現(xiàn)狀
基因專利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物科技繁榮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1978年左右,人類生長基因組獲得了最早的基因專利權批準,。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又涌現(xiàn)出了大量新的遺傳信息和眾多新的人類基因專利,。
這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有超過4000種的人類基因,即目前能夠被識別的將近2.4萬種人類基因中的20%,,已經(jīng)在美國獲得了專利,,被視為知識產(chǎn)權。在已經(jīng)獲得專利權的基因中,,大約63%歸屬于私人公司,,28%歸屬于大學院校。其中,,享有人類基因專利權最多的是美國Incyte制藥公司,,其享有的專利權覆蓋了2000種人類基因,。
對此,莫里教授表示,,基因專利權給它的所有者帶來了基于這種基因某些新用途的財產(chǎn)權,。舉例來說,在對新藥物的效果進行的測試中,,或者在生產(chǎn)有治療能力的蛋白質的過程中都涉及到了基因專利權,。
人類基因組這一特殊的區(qū)域也成為了申請專利權的“熱點”。按照不同的應用方法,,某些基因甚至有多達20項的專利權,。對此,莫里說道:“基本上說,,那些人們認為和疾病有關系的基因,,如和老年癡呆癥或癌癥相關的基因,比那些有些神秘性質的基因更容易被申請專利,。”
基因專利權存在巨大爭議
然而,,對于基因專利權對科學研究以及商業(yè)投資產(chǎn)生的影響,社會上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美國有關人士認為,,基因是復雜的有機分子,當把基因從它所在的染色體上分離并提純后,,它們就符合作為化合物申請專利的條件,。此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和所有的專利權一樣,,基因專利權通過讓公眾知曉基因序列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了新想法的公開和傳播。同時,,基因專利權也向投資者們提供了重要的投資動機,。
但是,一些批評人士則警告說,,基因專利權過于寬泛,,專利保護的范圍太大將不利于研究人員對已經(jīng)享有專利的基因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如果在一個研究領域中涉及到了很多已經(jīng)享有專利權的基因,,那么科學家在基因專利權上的付出——包括財政方面和其它方面,,將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