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環(huán)球科學》2007年1月17日報道:某些熱帶青蛙在捕捉蚊蟲時,,總以為離蚊蟲越近捕捉成功率越高,,但它們錯了。
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兩棲動物的表皮含有一種純天然的強力驅蚊劑,,而這一發(fā)現(xiàn)似乎只是一個故事的開始。
約翰W戴利原來是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道與腎疾病研究院(NIDDK)的科學家,,現(xiàn)在雖已退休在家,但他仍然難以割舍對科學研究的感情,。對于上述發(fā)現(xiàn),,他解釋說:“這種驅蚊劑是一種毒素,名叫pumiliotoxin 251d,,只是上千種生物堿中的一種,,主要存在于中南美洲的熱帶青蛙身上,。我對這種化學物質非常感興趣,,因為種種跡象表明,它也許可以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比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糖尿病,。” 戴利的研究小組將這一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戴利久負盛名,。幾十年來,他在9個國家進行過多項研究,。他說:“我喜歡盯著青蛙看,,然后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獨特的物質。”他發(fā)現(xiàn)青蛙表皮上的化學物質擁有加速心臟跳動的功效,,與洋地黃差不多,。而這種物質已經(jīng)成為多家大型制藥公司爭相研究的熱點。
托馬斯F斯班德是NIDDK的另一位科學家,,也是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他說:“很不幸,這項研究擱淺了,。對于調節(jié)心臟功能,,這種藥物具有很強的功效,但是沒有人能適應它,。因此不太可能將它用作人類的驅蚊劑,。我們不想給人們留下這種印象:世界上最好的驅蚊劑不僅價格高昂,而且毒性十足,。”
斯班德還說,,“驅蚊劑”是一系列研究的最新發(fā)現(xiàn),,我們曾天真地認為,驅蚊劑只是一種保護機制,,當掠食者把青蛙含在嘴里時,,驅蚊劑會讓掠食者難以下咽,隨即將它們吐出,;但奇怪的是,,如果“驅蚊劑”只是趕走掠食者,那么它為什么會有20—30種不同的類型,?于是我們開始尋找“驅蚊劑”的其他功能,。
在一次試驗中,蚊子被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然后讓它接觸稀釋過的“驅蚊劑”,,結果發(fā)現(xiàn),天然“驅蚊劑”的效果要比合成出來的好多了,。而且這些“驅蚊劑”似乎還有不少其他的功能,,比如抗菌、抗病毒,。此外,,科學家也在用這些“驅蚊劑”阻斷某些受體。
然而在NIDDK,,這項研究即將被終止,,斯班德無不遺憾地說:“我們希望其他研究所能繼續(xù)研究這種神奇的‘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