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報道:這一周的科學雜志公布,美國國家環(huán)境衛(wèi)生科學研究所會和瑞典于默奧大學的研究者報道了一項重大發(fā)現(xiàn),一種DNA聚合酶epsilon在高級有機體例如酵母甚至人類的DNA復制方面發(fā)揮新的重大作用. 這項研究使人們對在人類患環(huán)境疾病下基因組不穩(wěn)定性的起因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NIEHS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一部分.
這個研究是建立在Nobel獲得者對于DNA的結構和復制的基礎研究上的.此后不久, Kornberg和其同事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能夠復制DNA的酶, 復制DNA是在細胞分裂中產生DNA的過程. 這些酶,被稱為DNA聚合酶, 只以兩種可能復制方向的一種進行雙鏈DNA的復制. 雙螺旋中的一條鏈首先由專門的前導鏈DNA聚合酶進行復制,然后由不同的DNA聚合酶進行后滯鏈的復制.在Kornberg研究的低等的比如說大腸桿菌中, 前導鏈和后滯鏈的復制由同一種DNA聚合酶來完成.然而,在人類及高級的比方說面包酵母中,DNA復制要復雜的多. 最近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成果來自人類基因組計劃,在人類基因組中至少編碼了15種能夠復制DNA的聚合酶.認為其中的一些是用來復制基因組的,,而別的DNA聚合酶作用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對由于環(huán)境壓導致DNA損傷的修復.
研究者用了新的方法證明了在面包酵母中,DNA 聚合酶 epsilon 在DNA前導鏈的合成中起了主要作用.DNA 聚合酶 epsilon 被認為是在環(huán)境脅迫下維持基因組穩(wěn)定和做出修復DNA損傷的細胞反應的決定體.
Kunkel認為這項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可以應用到其他的對于基因組穩(wěn)定性起到關鍵作用的反應中去,包括識別復制后滯鏈的DNA聚合酶及在修復損傷DNA過程中專一化的DNA聚合酶發(fā)揮的作用.Pursell為在NIEHS中致力于DNA復制保真性的研究者,同時也是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這個研究成果促進了對高級有機體中基因組是如何復制的基本認識.
原文出處:
Science 6 July 2007:
Vol. 317. no. 5834, p. 13
DOI: 10.1126/science.317.5834.13o
The Lead Role in the Leading DNA Strand
Science 6 July 2007 317: 13 [DOI: 10.1126/science.317.5834.13o] (in This Week in Science)
Summary »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