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血凝素融合肽在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該功能域由20個左右的中等疏水的氨基酸組成。在膜環(huán)境下這些融合肽形成α-螺旋構象,,插入受感染細胞膜以此介導病毒和宿主細胞膜的融合,。在先前的研究中,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已經發(fā)現(xiàn),,來自于無脊椎動物毒液的抗微生物肽在氨基酸組成,、分子大小以及空間結構上與流感病毒血凝素融合肽高度相似?;谀ぐ邢虻墓餐匦?,他們在最新研究中提出這兩類分子趨同進化的分子機制。
流感病毒血凝素成為新型抗微生物肽分子設計模板
通過羧基端酰氨化修飾以及結構上兩親性平衡的調整,,他們設計并化學合成了A型流感病毒H3N2血凝素融合肽的13個氨基酸小肽(HA-FD-13)及其三個突變體(HA-FD-13a,,HA-FD-13G12I,,,HA-FD-13aG12I),。核磁共振研究證實,所有這些病毒來源的序列在人工膜環(huán)境下均呈現(xiàn)α-螺旋構象,。功能測試發(fā)現(xiàn),,羧基端酰氨化修飾作為功能開關能夠開啟病毒融合肽的抗微生物活性。進一步調整兩親性平衡則作為增效馬達,,極大地提高了這些分子的活性及殺菌范圍,。
抗生素抗性正在成為世界范圍的公共健康問題。該項工作為開發(fā)和設計新型抗感染類藥物先導提供了新的資源,;其獨特的設計思路也有望拓展到其它包膜病毒融合肽的新分子設計領域,。(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Zhu S*, Aumelas A, Gao B (2011) Convergent evolution-guided design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derived from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ccepted).(DOI: 10.1021/jm1010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