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網絡上發(fā)帖質疑金龍魚食用油,,涉嫌誹謗,一家營銷公司項目總監(jiān)被起訴,。記者昨天獲悉,,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策劃總監(jiān)郭成林去年因在網絡上發(fā)表《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一文,,稱金龍魚油“使你不能生育后代,它能讓我們的后代斷子絕孫”,,因涉嫌損害商譽罪被深圳警方逮捕,。日前該案件在深圳開庭。值得注意的是,,郭成林所在的公司為金龍魚的對手山東魯花集團,,郭的行為,,被業(yè)內認為屬于同行間的“惡意競爭”。
是否“惡意競爭”自然有法院裁決,,不過這一行為讓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爭議再次“激化”,。此前,轉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在學界存在廣泛爭論,。一些學者認為,,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科學家也無法用實驗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傷害,。而另外一些學者認為,不排除幾十乃至幾百年后,,轉基因食品可能檢測出對人體有害的情況,。
事由?? 營銷公司總監(jiān)發(fā)網帖被公訴
6月3日上午,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策劃總監(jiān)郭成林涉嫌損害商譽罪一案在深圳開庭,。
據深圳南山區(qū)人民檢察院公訴意見稱,,2010年8月,郭成林所就職的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與山東魯花集團簽訂了《營銷策劃咨詢協議》,,魯花集團委托北京贊伯公司進行魯花堅果調和油營銷整合服務,,并支付180萬元人民幣。北京贊伯公司指派被告郭成林負責此項目,,郭成林根據魯花方面的介紹,,提煉出魯花的主要競爭對手金龍魚存在轉基因產品影響生育能力、采用化學浸出法提煉殘留有致癌物質,、摧毀中國大豆產業(yè)鏈等缺點,,撰寫了標題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的文章,,于2010年9月15日發(fā)表于天涯,、搜狐等網站論壇及其個人QQ博客,點擊率超過80萬,。2010年10月23日,,郭成林因涉嫌損害商業(yè)信譽被刑拘,11月30日被依法逮捕,。
檢察院以郭成林“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商品聲譽”為由提起公訴。據媒體報道,,在日前深圳進行的庭審中,,公訴方指出郭成林在被警方抓獲后,曾承認自己發(fā)帖時與魯花方面有過交流溝通,,因而涉嫌受利益驅使,。
記者昨天致電郭成林所在北京贊伯公司,,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孫主管宣稱,她并未見過郭總監(jiān),,隨后對于郭成林相關事宜三緘其口,。
業(yè)內?? 為搶市場同行“惡意競爭”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郭成林的所為又是一出同行之間“惡意競爭”鬧劇的結果,。據其介紹,,整個食用油行業(yè)金龍魚在小包裝食用油的市場份額約占50%—60%,而魯花所占份額僅為金龍魚的1/3,。以往,,金龍魚的絕對優(yōu)勢在調和油,魯花的優(yōu)勢產品在花生油,,但近年來,,魯花產品線延長至調和油,與金龍魚之間產生競爭,。
“這兩年,,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有些企業(yè)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對同行進行打壓,。”昨天,,國內油脂行業(y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分析,過去行業(yè)間惡性競爭,、相互攻訐的事并不多,,但這兩年會日益增多。原因是這兩年食用油行業(yè)利潤很差,,再加上國家調控的壓力,,不少企業(yè)的經營壓力、風險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市場份額大誰的利潤才能得到保證,有些企業(yè)為了搶占市場可能不惜鋌而走險,,打壓對手,。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資深顧問閆強稱,食品企業(yè)之間的惡性競爭不少見,,此前蒙牛伊利之間也發(fā)生過“誹謗門”,,這次惡意競爭則轉戰(zhàn)到食用油中,通過惡意攻擊對方來搶占自己的市場,。他表示,,目前國內食用油行業(yè)幾乎都被龍頭企業(yè)壟斷,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才能更好地擠壓拓展市場空間,從而在市場獲取絕對的優(yōu)勢,。
“我國目前的種業(yè)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尚不健全,,能否對轉基因作物及其產品進行有效監(jiān)管是一個很大的疑問。”閆強指出,,魯花鉆此“空子”,,通過“中傷”對手,以求達到擴大知名度,,吸引受眾眼球,。
不過,中華油脂網有關人士郭清保認為,,郭其林被公訴一事并不一定為金龍魚與魯花之間恩怨,,也可能是個人行為。此案受到廣泛關注,,只是因為郭其林的身份特殊,,一來他所工作的公司服務于魯花集團;二來他發(fā)帖內容直指金龍魚,,故引人遐想,“在網絡上,,有很多帖子都在說轉基因食用油存在危害,,也有很多人發(fā)帖揭露金龍魚壟斷產業(yè)鏈,但其他發(fā)帖人卻沒有受到起訴,。”
問題?? 轉基因有無危害仍存爭議
這起案件引發(fā)的另一種爭議是,,轉基因食品到底有無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記者日前走訪廣州市場發(fā)現,,不少品牌食用油都會在其標簽上,,標注“轉基因”或“非轉基因”字樣,據悉,,根據我國相關規(guī)定,,必需在產品說明標簽上標注,以供消費者選擇,。
記者昨天從郭成林早前發(fā)表的網文《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中看到,“轉基因農產品在歐洲和日本是絕對禁止人民食用的,,因為對我們的兒孫身體有不可預測的風險,!吃轉基因食品的害處,只能在兒孫身體上才能實現,!”據媒體報道,,在日前的庭審中,郭成林的代理律師廣東萬乘律師事務所律師康曉岳也堅稱,,公訴方的全部證據都不能證明轉基因食品是安全而并非沒有潛在危險,。“郭成林談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是被眾多專家學者和平民百姓普遍認可的觀點,。”這就是說,若潛在風險屬實,,則不存在中傷的問題,。
事實上,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國內也有不少爭議,。
知名食品專家方舟子就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文件說明已上市的轉基因食品無害是有科學定論的,,是被農業(yè)部認可的,,而不是“中國目前對轉基因食品危害問題還無定論”。方舟子在其博文中提到,,他認為轉基因食品比較安全,。抗蟲害轉基因作物由于能大量地減少農藥的使用,,“風險其實要比傳統作物更低,。”據其介紹,轉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按要求做過實驗檢測其安全性,。
農業(yè)大學食品營養(yǎng)與工程學院胡小松也認為,,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科學家也無法用實驗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傷害,。“人類吃轉基因食品有上千種,,已經吃了20年以上了。”
中山大學營養(yǎng)學系主任蔣卓勤則相對謹慎,,他認為,,現在食用轉基因食品幾乎沒有什么問題,至少目前的科學手段是無法證實,。但“不排除幾十乃至幾百年后,,轉基因食品有先進的檢測手段,可能檢測出對人體有害的情況,,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