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xué)家日前開發(fā)出的世界上首個有動力裝置的仿生手指,,將顯著改善截肢或先天手指殘缺者的生活。
全球大約有120萬人因為感染,、受傷或者先天缺陷而手指殘缺,,這種缺失極大地限制了他們的生活。雖然多年來失去整個手掌的人可以使用義肢,,但迄今為止,對于那些輕微受傷的人來說,,選擇卻一直很有限,。
由蘇格蘭“觸覺—仿生學(xué)”公司研制的這種用堅固,、輕質(zhì)的塑料制成的包含微小發(fā)動機的“超修復(fù)”手指,是世界上第一個有動力裝置的仿生手指,。新的手指可以彎曲,、觸摸,、拿起物品、使用鍵盤,,甚至已經(jīng)可以幫助一些病人再次恢復(fù)書寫能力,。
研究人員稱這種仿生手指可以幫助最多喪失5個手指的人。這種帶有動力裝置的手指可以使他們完成日常任務(wù),,如使用餐具、打結(jié),、打字和玩電腦游戲,。
缺少手指或者拇指會使簡單的任務(wù)——如舉起餐叉或拿起杯子——變得非常困難和令人沮喪,而這一攜帶動力裝置的靈巧系統(tǒng)可以支持部分手掌殘缺的病人恢復(fù)功能保持獨立,。
這種系統(tǒng)能夠根據(jù)大腦的決定移動手臂或手指,即使它是缺失的,。通過相信手指還在那里,,大腦向神經(jīng)和切斷的肌肉發(fā)出信號。將電傳感器附著在沒有手指的地方,,當(dāng)病人試圖移動缺失的手指時,這個小巧的裝置感覺到肌肉的動作并對機械手指發(fā)出信號使其活動。
襯墊上的壓力傳感器以“停止”特征連接,,當(dāng)手握住一個物體時,,它會使其停止活動,,以免握碎物品。這個特點可以使人們使用玻璃杯喝水而不會將其打破,。
該裝置的關(guān)節(jié)為病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仿生手指具有完成大部分普通活動的能力,它被用在整個義肢上來模擬人手的功能,。
來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鋼琴家Maria Antonia Iglesias曾在2003年的一次嚴(yán)重細(xì)菌感染后切除了其雙手和雙腳某些部分,。如今,,這個革命性的義肢已經(jīng)使Iglesias具備了她之前努力要達(dá)到的能力,如書寫,、拿餐叉和用玻璃杯喝水,。
Iglesias說:“我很高興參與該計劃,我的新手帶給我的益處就像是做夢一樣,。之前,,像握住和舉起水杯喝水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了仿生手指我很容易就做到了,。這只手真正改變了我的生活。”也許最有意義的是她可以再次教授鋼琴,。
研究人員介紹說,,每個手掌殘缺病例都是獨特的,因此,,每個義肢制造都是獨特的。套筒是定制的,,并由臨床醫(yī)生裝配以符合每個人的特定需求,。新的仿生手指提供了一個帶有握柄和動力的裝置,它可以使這些患者達(dá)到一定水平的能力和獨立,。它為之前從未得到過支持的人群提供了幫助。(生物谷Bio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