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國內外各種抗癲癇新藥陸續(xù)問世,,并被批準在臨床上使用。但由于這些藥物在建立血藥濃度與治療效果之間的相關性方面,,還缺乏系統(tǒng)性的研究,。因此臨床上的應用爭議較大。本文重點介紹加巴噴丁,、拉莫三嗪,、奧卡西平、托吡酯,、氨己烯酸及唑尼沙胺等藥物的最新臨床研究情況,。
??加巴噴丁(gabapentin):該藥的具體構效關系仍不清楚,可能與敏感性鈣通道的輔助亞單位相互作用有關,。該藥在消化道中吸收較快,,單劑量口服后達峰時間為2小時-3小時,;口服不受食物影響,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60%,,但與抗酸藥物同服時生物利用度將降低至 24%,。其吸收動力學特征表現(xiàn)為隨著劑量的增加,生物利用度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減少,,這可能是由藥物轉運系統(tǒng)達到飽和引起的,。該藥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也不被代謝,,以原形由腎排泄,,單劑量口服的消除半衰期為5小時-7小時。腎功能損害者的藥物排泄量減少,,血藥濃度增加。該藥與其它藥物無明顯的藥物動力學方面的相互作用,。
??拉莫三嗪(lamotrigine):拉莫三嗪的主要作用機制為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并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該藥在消化道中易被吸收,,達峰時間為1小時-3小時,;生物利用度高,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 55%,;主要代謝物與葡萄糖酸結合后排出,,消除半衰期在14小時~50小時之間(平均為25小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等可誘導其代謝,從而顯著縮短其半衰期,,合用時的半衰期在8小時~33小時之間 (平均為15小時),。相反,丙戊酸可抑制其代謝,,延長其半衰期為30小時~90小時(平均為60小時),。該藥的清除率(CL)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妊娠期的CL則明顯增加,。
??奧卡西平(oxcarbazepine):該藥與卡馬西平一樣也能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在體內迅速代謝成活性代謝物而起效。母藥易被消化道吸收,,達峰時間為1小時,,半衰期為1小時~2.5小時,蛋白結合率為67%,;而其活性代謝物的達峰時間約為8小時,,半衰期為8小時~10小時,,蛋白結合率為38%(因而其結合部位處的藥物相互作用小)。母藥和活性代謝物在體內主要以非氧化反應清除,。該藥的有效血藥濃度為3mg/L~32mg/L(平均為17.4mg/L),,當血藥濃度達到35mg/L~40mg/L時,出現(xiàn)副反應較多,。
??托吡酯(topiramate):托吡酯有多個作用機制,,如阻斷電位依賴的鈉通道、增加氨基丁酸(GABA)受體作用等,;單劑量口服達峰時間約為2小時,、4小時。該藥如與食物同服會延遲吸收,,但吸收量不減少,;血藥濃度與劑量呈線性相關,消除半衰期約為20小時~30小時,;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5%,,與紅細胞呈飽和性低容量結合。
??氨己烯酸(vigabatrin):該藥能不可逆地抑制GABA轉氨酶,,減少 GABA降解,,提高神經系統(tǒng)抑制性遞質的濃度,口服后達峰時間約為2小時,。該藥以劑量依賴方式增加腦脊液中GABA的濃度,,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以原形從尿中排出,,消除半衰期為6小時~8小時,。另外該藥為外消旋化合物,僅S—對映體有活性作用,,而且不同對映體的體內藥動學特征也不同,。
??唑尼沙胺(zonisamide):該藥能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和T型鈣通道,也是較弱的碳酸酐酶抑制劑,??诜筮_峰時間為4小時~7小時,吸收較完全,。血漿蛋白結合率為40%~ 60%,,蓄積于紅細胞內,主要在體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約為60小時,。另外,由于存在藥物相互作用和個體差異以及藥效和副反應重疊的現(xiàn)象,所以唑尼沙胺需要進行治療藥物監(jiān)測(TDM),,其有效血藥濃度為 7mg/L~40mg/L,,臨床應用以20mg/ L~30mg/L為佳。
??Tiagabine:該藥的作用機制是抑制GABA在突觸間隙的重吸收,??诜撍幬蛰^快,達峰時間小于1小時,,但與食物同服時會延遲,,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達96%;可被丙戊酸,、水楊酸,、萘普生等藥置換,主要由體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為4小時~13小時(于均為7小時),,如與肝藥酶同用則縮短半衰期。
??Levetiracetam:該藥具有較強的抗癲癇作用,,對局部和全身性大發(fā)作均有效,。但其結構與現(xiàn)有的抗顛癇藥物不同,作用機制還不完全明了,。Levetiracetam的治療指數大,,有效量和中毒量相差甚遠,,長期用藥也無耐藥性或停藥綜合癥出現(xiàn),。其藥動學吸收與劑量呈線性相關,口服后吸收率在95%以上,,生物利用度近100%,,達峰時間約1小時??诜?(每日2次)可達穩(wěn)態(tài)濃度,,持續(xù)時間約2天,穩(wěn)態(tài)濃度約為23mg/L,。食物對其無影響,,因而飯前飯后服均可??顾釀┤鐨溲趸X,、碳酸鈣也不影響其吸收;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的細胞外液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接近血濃度,,血漿結合率小于10%。
??加巴噴丁(gabapentin):該藥的具體構效關系仍不清楚,可能與敏感性鈣通道的輔助亞單位相互作用有關,。該藥在消化道中吸收較快,,單劑量口服后達峰時間為2小時-3小時,;口服不受食物影響,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60%,,但與抗酸藥物同服時生物利用度將降低至 24%,。其吸收動力學特征表現(xiàn)為隨著劑量的增加,生物利用度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減少,,這可能是由藥物轉運系統(tǒng)達到飽和引起的,。該藥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也不被代謝,,以原形由腎排泄,,單劑量口服的消除半衰期為5小時-7小時。腎功能損害者的藥物排泄量減少,,血藥濃度增加。該藥與其它藥物無明顯的藥物動力學方面的相互作用,。
??拉莫三嗪(lamotrigine):拉莫三嗪的主要作用機制為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并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該藥在消化道中易被吸收,,達峰時間為1小時-3小時,;生物利用度高,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 55%,;主要代謝物與葡萄糖酸結合后排出,,消除半衰期在14小時~50小時之間(平均為25小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等可誘導其代謝,從而顯著縮短其半衰期,,合用時的半衰期在8小時~33小時之間 (平均為15小時),。相反,丙戊酸可抑制其代謝,,延長其半衰期為30小時~90小時(平均為60小時),。該藥的清除率(CL)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妊娠期的CL則明顯增加,。
??奧卡西平(oxcarbazepine):該藥與卡馬西平一樣也能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在體內迅速代謝成活性代謝物而起效。母藥易被消化道吸收,,達峰時間為1小時,,半衰期為1小時~2.5小時,蛋白結合率為67%,;而其活性代謝物的達峰時間約為8小時,,半衰期為8小時~10小時,,蛋白結合率為38%(因而其結合部位處的藥物相互作用小)。母藥和活性代謝物在體內主要以非氧化反應清除,。該藥的有效血藥濃度為3mg/L~32mg/L(平均為17.4mg/L),,當血藥濃度達到35mg/L~40mg/L時,出現(xiàn)副反應較多,。
??托吡酯(topiramate):托吡酯有多個作用機制,,如阻斷電位依賴的鈉通道、增加氨基丁酸(GABA)受體作用等,;單劑量口服達峰時間約為2小時,、4小時。該藥如與食物同服會延遲吸收,,但吸收量不減少,;血藥濃度與劑量呈線性相關,消除半衰期約為20小時~30小時,;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5%,,與紅細胞呈飽和性低容量結合。
??氨己烯酸(vigabatrin):該藥能不可逆地抑制GABA轉氨酶,,減少 GABA降解,,提高神經系統(tǒng)抑制性遞質的濃度,口服后達峰時間約為2小時,。該藥以劑量依賴方式增加腦脊液中GABA的濃度,,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以原形從尿中排出,,消除半衰期為6小時~8小時,。另外該藥為外消旋化合物,僅S—對映體有活性作用,,而且不同對映體的體內藥動學特征也不同,。
??唑尼沙胺(zonisamide):該藥能阻斷電壓依賴的鈉通道和T型鈣通道,也是較弱的碳酸酐酶抑制劑,??诜筮_峰時間為4小時~7小時,吸收較完全,。血漿蛋白結合率為40%~ 60%,,蓄積于紅細胞內,主要在體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約為60小時,。另外,由于存在藥物相互作用和個體差異以及藥效和副反應重疊的現(xiàn)象,所以唑尼沙胺需要進行治療藥物監(jiān)測(TDM),,其有效血藥濃度為 7mg/L~40mg/L,,臨床應用以20mg/ L~30mg/L為佳。
??Tiagabine:該藥的作用機制是抑制GABA在突觸間隙的重吸收,??诜撍幬蛰^快,達峰時間小于1小時,,但與食物同服時會延遲,,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達96%;可被丙戊酸,、水楊酸,、萘普生等藥置換,主要由體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為4小時~13小時(于均為7小時),,如與肝藥酶同用則縮短半衰期。
??Levetiracetam:該藥具有較強的抗癲癇作用,,對局部和全身性大發(fā)作均有效,。但其結構與現(xiàn)有的抗顛癇藥物不同,作用機制還不完全明了,。Levetiracetam的治療指數大,,有效量和中毒量相差甚遠,,長期用藥也無耐藥性或停藥綜合癥出現(xiàn),。其藥動學吸收與劑量呈線性相關,口服后吸收率在95%以上,,生物利用度近100%,,達峰時間約1小時??诜?(每日2次)可達穩(wěn)態(tài)濃度,,持續(xù)時間約2天,穩(wěn)態(tài)濃度約為23mg/L,。食物對其無影響,,因而飯前飯后服均可??顾釀┤鐨溲趸X,、碳酸鈣也不影響其吸收;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的細胞外液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接近血濃度,,血漿結合率小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