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日前在南京舉辦的中華醫(y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8次學術年會上,,內分泌專家們對日趨嚴重的性早熟現象憂心忡忡,。有資料顯示:我國城市兒童性早熟發(fā)病率高達4%到7%,已接近發(fā)達國家5%到8%的水平,。
受訪專家:羅飛宏,,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
擅長治療:性早熟,、矮小癥,、甲狀腺功能疾病等。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三,、周六上午
“媽媽,我想吃螃蟹,。”“不行,!”兩歲半的琪琪不太明白,為什么媽媽不讓她吃她最喜歡的蟹肉了,?媽媽汪女士愁眉苦臉,,她不知該怎么跟女兒解釋———孩子,,因為你發(fā)育得太“早”了,!
海蟹可能是禍因
家住浙江省寧波市的汪女士,去年給琪琪洗澡時,,發(fā)現孩子的胸部有些異常,,摸上去有兩個小硬結,以為是長了什么東西,,帶孩子到醫(yī)院一看,,醫(yī)生也沒有說出個三六九,,只是說,孩子沒大毛病,,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也許就自己下去了,。
誰知道很短的時間里,,琪琪的乳房眼看著就長起來了,小硬結比以前大了不少,,按上去時,,琪琪還會喊疼。
汪女士帶著琪琪來到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內分泌科專家門診,,接診的是羅飛宏主任,,他起初沒有太在意:可接下來各項檢查的結果卻讓他大吃一驚!
琪琪的骨齡片,,顯示她的骨骼發(fā)育已經到了4歲孩子的水平,;B超提示子宮、卵巢等內生殖器官體積增大,,也開始發(fā)育,;而診斷兒童真性性早熟的“黃金標準”———性激素激發(fā)試驗結果呈陽性,顯示她的性激素水平明顯升高,。
這一切都意味著,,兩歲多的琪琪其實已經進入了青春期!
“孩子有沒有誤服過避孕藥或其它激素類藥物,?有沒有用過含激素的化妝品,?平時飲食方面有什么偏好?”羅主任問,。
汪女士對羅主任說:“前兩方面肯定沒有,,飲食上,我們挺注意的,,基本不帶孩子去吃洋快餐,也很少吃油炸食品,。不過,,寧波靠海,海鮮多,,孩子也愛吃,。琪琪尤其愛吃螃蟹,每天我都把蟹肉挖好了喂給她吃……”
羅飛宏主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兒童真性性早熟多數是特發(fā)性的,,原因不明,,但是,飲食是一個很重要的誘發(fā)或促發(fā)因素,。在琪琪的飲食中,,螃蟹很可能就是禍因之一———市場上出售的海蟹有相當一部分是人工養(yǎng)殖的,為了促熟促大,,部分養(yǎng)殖者會使用含有激素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