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二版甲流中醫(yī)藥診療方案出爐,。方案分別為輕癥和重癥甲流患者推出四大中醫(yī)藥方。
對輕癥患者,,有風熱犯衛(wèi)和熱毒襲肺兩種治療方案,。對于處于發(fā)病初期,咽喉紅腫不適,,輕微咳嗽又少痰,、無汗的患者,可以采用風熱犯衛(wèi)療法,。專家稱,,可用銀花15克、連翹15克,、桑葉10克,、杭菊花10克、桔梗10克,、牛蒡子15克,、竹葉6克、蘆根30克,、薄荷3克以及生甘草3克煎藥服用,。
輕癥患者中,如果出現(xiàn)高熱,、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咽痛,、目赤等癥狀,可采用熱毒襲肺療法,,基本藥方為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浙貝母10克、桔梗10克,、黃芩15克以及柴胡15克,。
重癥與危重癥患者的治療方案也有兩種,包括熱毒壅肺和氣營兩燔,。熱毒壅肺療法適用于有高熱,、咳嗽咯痰、痰黃,、喘促氣短,、心悸、煩躁不安,、口唇紫暗等癥狀的患者,藥方包括炙麻黃5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知母10克,、魚腥草30克,、葶藶子10克、金蕎麥10克,、黃芩10克,、浙貝母10克、生大黃10克,、丹皮10克以及青蒿10克,。
氣營兩燔療法適用于癥狀為高熱、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咽痛,、目赤的重癥患者,,基本藥方為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浙貝母10克,、桔梗10克,、黃芩15克以及柴胡15克。
“服藥方法是用水煎服,,每服水煎成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天口服兩次,。”市中醫(yī)院副院長雷正榮表示,,這四種中醫(yī)藥方是結(jié)合衛(wèi)生部最新診療方案和我市疫情呈現(xiàn)的新情況、新特點,,由市甲流中醫(yī)藥防控專家組討論制定的,,適合重慶市民的身體特征。在臨床應(yīng)用時,,醫(yī)生還應(yīng)根據(jù)具體患者不同情況酌量加減部分藥材,。(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