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趨成熟的“人工肝”技術日前迎來了它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的第1500位成功治愈的患者,。經(jīng)過25年的研究和探索,,位于國際領先水平的中國“人工肝”技術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重型肝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所謂人工肝技術,,就是一種利用血液凈化技術暫時替代肝臟功能,,使肝細胞得以恢復再生,,并最終挽救病人生命的醫(yī)療新技術,。早在25年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和她的科研團隊就開始了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究,。其研究成果不僅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和國家重大科研專項,,而且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目前,,這項嶄新的技術已被國際醫(yī)學界認定,,“開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的新途徑”。
“與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能夠暫時性地取代受損的肝臟‘行使’各項功能,,這包括:清除肝臟內(nèi)的黃疸和毒素,補充需要肝臟自身合成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質(zhì),。”李蘭娟院士說,。
來自浙江大學附屬一院的臨床統(tǒng)計顯示,運用人工肝技術后,,該院的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轉率由21.1%顯著上升至88.1%,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轉率由56.6%顯著上升至84.6%,。通過治療,,患者的肝功能顯著改善,血漿內(nèi)毒素和病毒載量明顯下降,,意識障礙消失或明顯好轉,。
亞洲人是肝病的易感人群,擁有的慢性乙肝患者占全球的2/3以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有9000多萬的乙肝感染者,3000多萬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重型肝炎患的死亡率更是高達80%,,不少患者因為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或等不到合適的供體而肝衰竭死亡。
目前,,人工肝技術已成為全國各大醫(yī)院搶救危重病人搶救的,、有效的方法。“人工肝技術能顯著降低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病人的病死率,,對于那些沒有干細胞再生能力的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人工肝技術也能延緩和有效控制病情,,為等待供體贏得時間,。”中國工程院醫(yī)藥衛(wèi)生學部主任楊勝利院士說。
2001年,,朱大伯因重癥肝炎兩次收到醫(yī)院開具的病危通知書,,在接受三次“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后,他的各項指標得到控制并不斷下降,,并在經(jīng)過20多天的輔助治療后順利出院,。
“三次人工肝治療,我的指標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再過了20幾天左右,,我就順利地出院了。”18日在杭州舉行的“人工肝”技術第1500例成功治愈慶典儀式上,,76歲的朱大伯身板硬朗,,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接受人工肝治療、起死回生的親身經(jīng)歷,。
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全國不少醫(yī)院得到推廣和運用,并有超過2萬名患者因此受益,。(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