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在低水平徘徊的中藥出口,2004年終于一舉扭轉(zhuǎn)頹勢,。據(jù)中國醫(y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提供的資料,,2004年1~8月份,中藥出口總額達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8.02%,,為近年來出口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
??據(jù)統(tǒng)計,,前8個月三大類中藥產(chǎn)品出口均有增長,,其中植物提取物1.43億美元,同比增長46.91%,;中藥材出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92%;中成藥出口8789萬美元,同比增長6.27%,。
??對各市場出口全面增長,。亞洲是中藥出口的主市場,占我中藥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1~8月份,,我國對亞洲中藥出口2.99億美元,同比增長12.06%,;北美洲是中藥出口的第二大市場,,1~8月份出口6614萬美元,增長15.82%,;對歐洲出口6346萬美元,,增長49.79%;對拉丁美洲出口804萬美元,,增長35.03%,;對非洲出口731萬美元,增長4.3%,;對大洋洲出口691萬美元,,增長32.41%。
??在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國別和地區(qū)中,,對中藥第一大市場日本的出口在2003年強勁增長的基礎(chǔ)上,,1~8月份出口9478萬美元,同比增長55.78%,;對香港出口9212萬美元,增長6.42%,;對美國出口6249萬美元,,增長13.43%;對韓國出口3133萬美元,,增長43.35%,;對德國出口2033萬美元,基本持平,;對新加坡出口1168萬美元,,增長6.84%;但對越南和印度的出口出現(xiàn)下降,,對越南出口1339萬美元,,同比下降8.22%;對印度出口1177萬美元,,下降29.32%,。
??由于世界植物藥市場增長的拉動,無論是美國、歐盟,、亞洲等傳統(tǒng)市場還是新市場,,對我國植物提取物的需求都很旺盛。1~8月份對亞洲出口5548萬美元,,同比增長49.62%,;對北美洲出口4600萬美元,增19.72%,;對歐洲出口3115萬美元,,增43.17%;對拉丁美洲出口558萬美元,,增50.51%,;對大洋洲出口298萬美元,增38.12%,;對非洲出口147萬美元,,增36.48%。
??從出口國別與地區(qū)看,,植物提取物對所有主要市場的出口均大幅增長,。對美國出口4455萬美元,同比增長19.09%,;對日本出口2662萬美元,,增32.15%;對韓國出口848萬美元,,增80.24%,;對德國出口693萬美元,同比增長65.9%,;對意大利出口461萬美元,,同比增長1.81倍;對法國出口457萬美元,,增12.52%,;對過去出口很少的菲律賓,1~8月份出口477萬美元,,排名第5位,,增長104倍。
??中藥材是我國出口的最主要品種,,1~8月份出口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92%,占我中藥出口的48.87%,,所占比例在歷史上第一次降到了50%以下,,同比下降了2.18個百分點,反映出我國中藥出口加工程度繼續(xù)提高。
??中藥材中惟一下降的大宗品種是人參,,1~8月份出口1256噸,,同比下降23.55%;出口總額1673萬美元,,下降12.45%,;平均每噸售價13320美元,同比提高14.52%,。近幾年,,人參一直列世界植物藥市場的前5位,市場需求仍然比較旺盛,。同時,,我國參地面積下降,人參在一個較長時間內(nèi)將表現(xiàn)為求大于供的市場格局,。但2004年我國新參產(chǎn)量較大,,目前外商有壓價進貨的傾向。
??中成藥保健品出口表現(xiàn)不盡人意,。1~8月份出口8789萬美元,,僅占我中藥出口的19.49%,增長6.27%,,在中藥出口中增長最慢,。中成藥出口的主要市場仍然在亞洲,1~8月份出口6410萬美元,,同比增長4.84%,,占我國中成藥出口總額的72.93%。
??中國醫(y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藥部劉張林分析認為,,由于中醫(yī)藥在防治非典疫情和艾滋病方面都有著十分突出的表現(xiàn),,中醫(yī)藥對外的影響越來越大,中藥出口將會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穩(wěn)定增長,。預計2004年后期中藥出口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tài)勢。植物提取物的出口增長預計仍將超過20%,。由于大部分中藥材于秋季上市,,中藥材的外銷價格將有所回落。至于中成藥的出口,,國際市場上拉動與制約的因素相互作用,,市場需求仍有較大增長,出口也仍將有一定的增長,,預計全年出口總額將超過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