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顧客拿著分別在兩家藥店抓的中藥到醫(yī)院藥劑科校對,,認(rèn)為其中一家藥店少給抓了一味藥,。經(jīng)校對發(fā)現(xiàn),,這家藥店給顧客抓的半夏為水半夏。而半夏和水半夏的功效是有差別的,,不能用水半夏代替半夏,。 水半夏又名戟葉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戟葉犁頭尖的干燥塊莖,,其藥材正名為犁頭尖,,分布于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區(qū),原為南方民間用藥,。它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有機(jī)酸,、酚類化合物、鞣質(zhì),、甾醇及生物堿,,有散瘀、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乳癰、疔瘡,、瘰疬,、疥癬及毒蛇咬傷,。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性味辛溫,,有毒,,主歸肺、脾,、胃經(jīng),。半夏有效成分有揮發(fā)油、少量脂肪,、淀粉,、煙堿、粘液質(zhì),、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氨基丁酸等多種氨基酸,、麻黃堿、葫蘆巴堿以及藥理作用與毒蕈堿相似的生物堿,、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3,4-二羥基苯甲醛葡萄糖甙等,。該藥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治嘔、消痞散結(jié),、消腫止痛,、解毒抗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痰多咳喘,、嘔吐反胃,、胸脘痞悶及癰腫痰核等癥。 從功效上來看,,半夏與水半夏不同,。20世紀(jì)70年代后,由于半夏資源減少及用量增加,,商品供不足需,,于是有人便以犁頭尖(水半夏)代替半夏用。從20世紀(jì)80年起,,水半夏便充斥市場,,以其價(jià)格低廉的優(yōu)勢很快普及全國代替半夏使用,并基本取代了半夏,。因此,,藥店的藥師在給顧客抓藥時(shí),,應(yīng)對這兩種藥區(qū)別清楚,以免貽誤患者病情,。 (轉(zhuǎn)載自《中國醫(yī)藥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