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輸血協(xié)會第三屆輸血大會上獲悉:我國采供血工作當前存在三大問題,,即無償獻血和有償獻血并存,;存在高額補貼和休假刺激,,以及冒名頂替獻血,;頻采和超采現象屢禁不止,。我國正采取相應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保梗梗改辍吨腥A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的采供血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全國臨床用血來自無償獻血的比例超過80%,,無償獻血20次以上的先進個人達到4956人,。但是,我國仍然有10%多的血液來自有償供血,,在無償獻血中同時存在指令性計劃獻血和真正的自愿無償獻血,。 以上海為例,真正的自愿無償獻血僅略高于20%,,一半以上的血液來源為指令性計劃獻血,,獻血高補貼、長休假給冒名頂替獻血埋下了隱患,。北京,、上海這類特大型城市,由于醫(yī)療資源集中,、用血量大等原因,,每年都必須在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協(xié)調和監(jiān)管下從臨近省份調劑血液。 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副司長王羽告訴記者:無償獻血是控制經血傳播疾病的最主要途徑,,我國正在通過完善有關法規(guī)建設,、整合和規(guī)范采供血機構和大力倡導無償獻血等途徑,致力于解決以上3大問題,,爭取實現從政府指令性計劃獻血向自愿無償獻血轉移,、由健康時一次獻血向多次獻血轉移,、一次獻血200毫升向400毫升轉移、輸全血向成分輸血轉移,,讓無償獻血工作從城市向農村延伸,。 近年來,國家投入20多億元進行血站建設,,解決了我國許多中西部地區(qū)城市沒有中心血站的局面,以省血液中心為龍頭,、地級中心血站為基礎,、基層偏遠地區(qū)中心血庫為補充,一個覆蓋全國的血液采集網絡初步形成,。同時,,我國的血液檢測水平已經和國際接軌,血液檢測集中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新華社提供,,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