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影導演里克·加曼上世紀80年代初第一個在英國公開承認自己是艾滋病患者以來,,已經20多年了,。在這期間,英國政府,、非政府組織,、活動家都在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這個特殊人群爭取平等的社會權利不懈努力。 盡管英國民眾認識艾滋病的歷史相對較長,,但是,,老百姓仍然缺乏對這種疾病的了解,社會上自然出現(xiàn)了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和不公,。被家人拋棄,、被公司解聘、在醫(yī)院被拒診等對于艾滋病患者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近日,,英國啟動了名為“你因艾滋病受到歧視了嗎,?”的活動,關注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中的社會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問題,。被歧視者可以向政府,、非政府組織咨詢并尋求援助。 多年來,,英國在艾滋病防治的宣傳工作中一直采取積極措施,。去年12月1日,首相布萊爾在發(fā)行量最大的《太陽報》上撰文,,呼吁英國社會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在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英國國家艾滋病基金會計劃在7千家網站建立“支持艾滋病日”的網絡鏈接,,尋求全社會對艾滋病預防工作的支持,。只要點擊這個以紅絲帶為標志的鏈接,上網者就可以瀏覽與艾滋病相關的知識,,援助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式等等,。 英國政府還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提供法律上的保護。1995年修改后的《傷殘歧視法案》將“處于有明顯癥狀期”的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納入保護范圍內,。法案規(guī)定,,雇主在招聘、使用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時不得有任何歧視行為,,而在教育,、培訓、升職等方面都要對他們一視同仁,。法案還對“歧視”本身進行了詳細而完整的解釋,。并且明確規(guī)定,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攜帶者有權隱瞞病情,,有權在工作時間進行治療,,在感到疲勞時有權在家中工作。而此項法案到2005年12月還要進一步修改,,患者只要一經診斷出攜帶艾滋病病毒,,就可以依照該法案保護自己的權利。 去年10月14日,,一名38歲的男性因在英國境內“故意”傳播艾滋病被皇家法院判處8年徒刑,。法院裁定他“以非法的形式,惡意對他人身體造成痛苦傷害”,,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宗對傳播艾滋病者判刑的案件,。今年2月,、5月英國又有兩人因為蓄意向他人傳播艾滋病而被分別判處6年和3年監(jiān)禁。 這幾宗案件引發(fā)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全國艾滋病基金會對其中一起案件的判處提出抗議,認為法庭對被告是否“蓄意”傳播艾滋病的界定是模糊的,,并呼吁政府制定相應的法案,,更為準確地界定“蓄意”與“無意”的區(qū)別,以保護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這一弱勢群體,。 英國通過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提供生活上的幫助,,來為他們爭取平等的生存環(huán)境。在援助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的過程中,,社區(qū)成了提供服務支持的陣地,。各個社區(qū)建立了由各種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服務者構成的服務網絡,為患者提供健康護理和其他社會服務支持,。一般說來,,社會支持體系由政府衛(wèi)生官員、各類專業(yè)醫(yī)護人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構成。社區(qū)支持體系除向患者及家人提供醫(yī)護幫助,、艾滋病防治知識傳授,、技能培訓和法律咨詢等方面的服務外,還為患者提供社會福利如醫(yī)療費支付,、養(yǎng)老金發(fā)放,、專項補貼以及其他針對艾滋病患者的福利待遇。 全國艾滋病基金會還對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工作進行監(jiān)督,,今年8月該組織致信聯(lián)合國,,認為英國政府沒有實現(xiàn)諾言,在減少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方面努力不夠,。盡管英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性健康戰(zhàn)略,,建立了工具箱和艾滋病預防計劃,但是,,由于政府撤走了防治艾滋病的??睿瑢π越】捣胀度氩蛔?,因此,,政府必須重新審視目前的政策。 英國政府11月25日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英國目前有5.3萬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其中有1.4萬人并未察覺自己已被感染,。與許多國家一樣,艾滋病是英國最大的社會,、經濟和健康挑戰(zhàn),。要控制艾滋病的蔓延,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