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多個全球抗瘧行動合作組織醞釀多年的可負擔抗瘧藥采購機制(AMFm)目前正式開始運作,其最終目標是要使青蒿素類復方藥品的價格下降到每人份20~50美分,,而且在公,、私立市場統一銷售價格,。這對全球,特別是中國的青蒿產業(yè)及其青蒿素類藥品制造業(yè)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編者
近期,,青蒿素一下子成為業(yè)界關注的“明星”。3月,,中國青蒿素的發(fā)明者周義清教授獲得歐洲專利局(EPO)和歐洲聯盟委員會組織的2009年度“歐洲發(fā)明人獎”候選人提名,;4月,美國FDA發(fā)布批準復方蒿甲醚(Coartem)片劑用于治療瘧疾的公告,,至此,,美國成為批準復方蒿甲醚藥物的第84個國家。這也是在美國注冊的第一個治療瘧疾的ACT藥品和第一個中國原創(chuàng)的專利藥品,;近日,,多個全球抗瘧行動合作組織展開的可負擔抗瘧藥采購機制(AMFm)正式開始運作。
大家都知道,,青蒿素“出身”于中國,,但我國產的青蒿藥物在世界上沒有使用優(yōu)勢。國產青蒿素的營銷失誤,,說明我國藥企還在沿用一種傳統產業(yè)的模式,,沒有過渡到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基礎的競爭上來。為了不讓我們土生土長的青蒿素產品離世界越來越遠,,為了讓青蒿素產業(yè)能夠健康成長,,本版推出一個“青蒿素產業(yè)競爭力研究”專題,望能使行業(yè)有所啟發(fā),。
4月17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了一個實施力求削減抗瘧藥費用的資助計劃發(fā)布會,這標志著由多個全球抗瘧行動合作伙伴醞釀多年的可負擔抗瘧藥采購機制(AMFm)正式開始運作,。
這項新的補貼機制是由全球基金管理,,通過遏制瘧疾伙伴合作組織(RBM)廣泛建立的公共和私人機構,包括世界銀行,,兒童基金會,,挪威、英國和荷蘭政府以及國際藥品采購機制(UNITAID)中的30多個國家籌資建立,,最終目標是要使青蒿素類復方藥品的價格下降到每人份20~50美分,,而且在公立和私立兩個市場統一銷售價格。這個價格,,相當于使用老藥氯喹的價格水平,。有分析人士認為,這項機制的推行,,旨在將青蒿素單方藥和無效的氯喹等藥物擠出市場,。
該補貼機制第一階段將在亞洲的柬埔寨和10個非洲國家(貝寧,、加納、肯尼亞,、馬達加斯加,、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塞內加爾、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實施,,并在兩年后重新評估,,如獲成功,再決定是否擴大到全球范圍,。第一階段的初步預算資金為2.25億~2.33億美元,。盡管美國是全球抗擊瘧疾資金的最大捐助國,但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沒有公開表態(tài)支持這一計劃,。
補貼機制的誕生
全面對私營抗瘧藥市場進行補貼,是2004年首次由美國醫(yī)學研究所諾貝爾獎獲得者KennethArrow領導的一個委員會提出的,,蓋茨基金會和克林頓基金會都對此計劃表示支持,,但是美國政府拒絕對此計劃提供任何資金??偨y瘧疾倡議副協調員DrBernardNahlen博士解釋說,,希望在投入數以億計的資金前,有更多的研究工作來證明該機制的有效性,,因為目前僅有幾個由克林頓基金會進行的試點表明其可以發(fā)揮作用,。去年美國國會批準了可用于艾滋病、結核和瘧疾的480億美元資助預算,,但特別指明,禁止捐贈款用于AMFm計劃中,,直到由政府牽頭的抗瘧試點活動能夠得到“令人信服的成功證據”時候才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