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癌癥中心霍斯金斯(Hoskins)等進行的一項Ⅲ期隨機研究顯示,,在晚期卵巢癌一線治療中,,與卡鉑+紫杉醇(TC)化療相比,順鉑+托泊替康序貫TC方案毒性更高,,且并未改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PFS),、生活質量(QoL)和有效率(RR)。相關論文2010年10月11日于《國立癌癥研究所雜志》(J Natl Cancer Inst)在線發(fā)表,。
研究納入≤75歲,、新診斷為ⅡB期以上的卵巢癌患者,治療方案為:① A組(409例),,4個周期順鉑(50 mg/m2,,第1日)+托泊替康(0.75 mg/m2,第1~5日)序貫4個周期紫杉醇(175 mg/m2,,第1日)+卡鉑(第1日),;② B組(410例),8個周期紫杉醇(175 mg/m2,,第1日)+卡鉑(第1日),。
中位隨訪43個月后結果顯示:與B組相比,,A組血液學毒性發(fā)生率和住院率較高,,PFS期較短(14.6個月對16.2個月,HR為1.1,,P=0.25),。在基線癌抗原(CA)125水平較高的患者中,治療3個月后,,A組回到正常水平的比例顯著低于B組(51.6%對63.3%,,P=0.007)。
美國富蘭克林廣場醫(yī)院中心,、哈里與珍妮特·溫伯格癌癥研究所麥圭爾(McGuire)指出,,與之前4項探索在鉑類與紫杉類為“主心骨”的標準方案中加入托泊替康治療卵巢癌的研究一樣,,Hoskins等的研究第5次獲得了陰性結果。
保守估計,,目前至少有150種針對卵巢癌的新藥物處于不同的臨床研發(fā)階段,,可以明確的是,在基于鉑類和紫杉類的方案中,,無論加入托泊替康,、吉西他濱還是脂質體多柔比星,均不能改善患者預后,,且每一種三藥聯(lián)合方案在某一方面的毒性均高于標準二聯(lián)方案,。
最近的研究開始嘗試在初始治療中,將貝伐珠單抗加入到標準方案中(GOG218與ICON7),,這兩項研究的長期隨訪結果是否能改變臨床實踐讓人拭目以待,。
GOG182/ICON5研究第一作者、美國??怂共趟拱┌Y中心的布克曼(Bookman)在接受Medscape(醫(yī)學網站)醫(yī)學新聞欄目采訪時說:“該研究結果與以往的結果高度一致,,結果完全為陰性。目前對于卵巢癌標準化療方案,,所作的改變僅僅是基于日本研究改用了紫杉醇劑量密集周療方案,。”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婦科腫瘤中心崔恒教授指出,自從2000年GOG158臨床研究結果問世以來,,卡鉑聯(lián)合紫杉醇(TC)方案一直為國際上公認的上皮性卵巢癌首選的一線化療方案,,但尋找更為合理有效的一線化療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的努力也一直沒有停止,。這些研究的策略包括:① 增加聯(lián)合化療藥物種類,,多采用在TC方案基礎上加入第三種藥物的聯(lián)合化療;② 調整給藥策略,,將兩種方案序貫應用,,如本研究中的托泊替康+順鉑序貫TC方案;③ 研究新藥配伍,,即在鉑類基礎上加入新型化療藥物,,構成新的以鉑類為基礎的雙藥聯(lián)合化療方案;④ 采用不同的給藥途徑,,如腹腔化療,;⑤ 改變化療密集程度,如紫杉醇和托泊替康由月療變?yōu)橹墀煹取?/p>
盡管有如此眾多的臨床試驗,,但迄今為止收效甚微,。多數(shù)試驗不僅沒有提高療效,反而明顯增加了毒副作用,。少數(shù)方案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療效,,但卻以更大的毒副作用為代價,。本文的結果進一步證明TC方案目前仍應作為首選。
在TC基礎上加用副作用較小的靶向治療藥物可能是近期值得期待的另一策略,。也許從長遠來說,,通過藥物敏感檢測技術、個體化地選擇敏感的一線化療方案代表了更為理想的發(fā)展方向,。(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