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收入女性習慣于忍受低收入
“低”收入女性所以能接受收入較低甚至無法滿足基本需要的工作,,通常是因為這種工作能給她們帶來“自由”。我記得在一次輔導課上,,一位靠替人打雜(如修剪花木,、照顧孩子、粉刷房子)謀生的女士說:“我一直覺得,,高收入的工作意味著我得放棄自由,,經(jīng)常加班。”但實際上,,她現(xiàn)在總在抱怨:“我不停地干活,。總在干活,,沒別的,。”
高收入女性認為,報酬必須與工作時間相當,。但“低”收入女性卻很少想過(也不感興趣)自己的收入也能高上去,。高收入女性通常會選擇收入更豐厚的職業(yè),希望自己的工資水漲船高,。“低”收入女性卻連想也不敢這么想,,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掙上一大筆。
這樣的話我已記不得聽過多少次了:“我也可以掙得更多?這個問題從來沒想過,。”我自己就對人說過這話,。我那一代人都是如此。當時,,可供我們選擇的職業(yè)很大程度上還只限于護士,、教師或打字員。即使是今天,,大多數(shù)女性仍集中在收入很低的“粉領(lǐng)”行業(yè),。在這些行業(yè)里,低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一半以上的職業(yè)女性只能找到傳統(tǒng)上多由女性來做的低收入工作,,尤其是文秘和服務性行業(yè)。她們也許很少想過這樣做是否明智,,更沒想過要向傳統(tǒng)開戰(zhàn),,目光短淺,,任人擺布。
有人說過:“腦子里想什么,,眼睛看見什么,。”錘子的眼睛,看見的肯定是釘子,。“低子”收入女性的眼睛,,看見的都是荊棘。
二,、“低”收入女性總是低估自己的價值
女性尤其容易低估自己,,這也正是她們收入“低”于潛能的原因。在眾多大學進行的一系列調(diào)查表明,,同樣一份實驗室的工作,,女性能夠接受比男同事低得多的報酬。這一點不因女性前一份工作的收入高低而改變,。其根源,,按照某些心理學家的說法,是一種“壓抑效應”,。
根據(jù)最新一期《美國心理學學會雜志》的定義,,壓抑效應是指:在社會上只占少數(shù)的人群,在社會精英層面前,,往往容易低估自己,。弱勢群體會認為,自己的這種弱勢地位是理所當然,。看到優(yōu)勢群體(即男性)的優(yōu)勢時,,女性會認為是本該如此,,而不管這種優(yōu)勢是多么不公平。”“從來如此!”她們會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在實際工作中,,這個結(jié)論又被一再驗證。她們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該拿那么多,,所以容易接受較低的收入,。
三、“低”收入女性即使勞而不獲也心甘情愿
“低”收入女性常常付出了大量時間,、知識和技能,,最后一無所獲。她們想也不想地去干一些沒有分文報酬的活兒,。她們對此太習以為常了,,多半情況下,,甚至意識不到這些工作竟是無償?shù)摹?/p>
“有好幾年,我工作得非常努力,,比現(xiàn)在一點不差,;干得也很出色,比現(xiàn)在也不差,,就是什么也掙不到,。”金融顧問維多利亞·柯林斯回憶起以前當學前班老師的情形。“當時我不明白為什么?,F(xiàn)在我知道了,,那是因為我是在白干,自己還傻乎乎的,,不明白為什么掙不到錢,。”
現(xiàn)在的維多利亞與其他高收入女性一樣,不會再讓這類故事重演,。她們在工作報酬問題上毫不含糊,。當然,如果是公益性活動,,她們也愿意義務奉獻,。但這與干活謀生是兩碼事。
不幸的是,,女性總體上還是大方的奉獻者,。社會則樂不可支而又急不可待地剝削著這些自愿者。這對女性提高收入是不利的,,對女性增加自信更沒有好處,。
我有一個劇作家朋友,總幫別人潤色劇本,。有一次我問她,,為什么從不收取報酬,她嘆著氣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信心張口要錢,。”剛說完,,她馬上又補充道:“其實,老讓我白干,,我也挺煩的,。”慷慨不已,必將形成惡性循環(huán),,把我們的價值貶得越來越低,。
四、“低”收入女性是蹩腳的談判者
要讓“低”收入女性張口要錢,,不論是要求加薪還是報價,,她們總顯得十分勉強,。有的女性更是從未動過這些念頭。有一位女士曾向我談起她的經(jīng)歷:“我曾經(jīng)問一位職業(yè)咨詢顧問:‘請您替我想想,,我最高能掙多少錢?’顧問的回答簡單而直率:‘我看,,你就去找工作,人家給你多少錢,,你就拿多少,。’”
但在更多情況下,“低”收入女性是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要是我提高報價,,惹得他們哈哈大笑怎么辦?”安妮說。她是從事書本裝訂工作的,。她很喜歡自己的這份工作,,但收入微薄,不足以養(yǎng)家糊口,,正為此而犯愁,。她也知道自己報價太低,但感到無可奈何,。“我又沒受過正規(guī)培訓,。你以為我是誰?可以要那么多!”
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即使對高收入女性來說,,張口要錢也不是件輕松的事。喬琳也承認這不容易,。“我和朋友們談了很長時間,,”她指的還是不久前的那次演講邀請,“談完后,,我才有了拒絕的勇氣,。連我都覺得‘不能白講’這樣的話不容易出口,對其他女性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對每個收入層的女性來說,張口要錢都不容易,。高收入女性也不愿意(很少有人愿意),,但她們最后還是張了口,所以走到了現(xiàn)在這一步,。她們是越怕,,越要做。
五,、“低”收入女性嫌富愛貧
大多數(shù)人對錢都存有這樣那樣的誤解,。“低”收入女性的看法則尤為消極,,特別是對有錢人。許多女性會告訴你,,她們不喜歡有錢人,。在這方面,女性比男性成見深,。美國退休人員協(xié)會對2,,300名18歲以上成人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有整整百分之四十的女性認為,,有錢人貪婪,、麻木不仁而且自覺高人一等。
我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我曾給上輔導課的女學員出過一道填空題:有錢的人——,。她們填的都是些貶義形容詞,如“不幸福”,、“自私”或“壓力大”,。但同樣是這道題,高收入女性的回答卻是“幸運”,、“和普通人一樣”,、“自由”。不過成功女性中也有人承認,,她們對有錢人的印象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好,。隨著自己收入的逐步提高,她們對有錢人的態(tài)度也慢慢改變,。
一位老資格的“低”收入女性向我坦言她對富人的偏見:“我喜歡那些勤儉持家的人,。他們更快樂,而且負累也少,。他們比有錢人快樂得多,。我小時候,有些朋友是富家子弟,。這些有錢人表面上看去挺不錯,,其實并不自由,沒多少樂趣,。”像她這樣持有偏見的女性,,永遠不會去主動追求經(jīng)濟上的成功。
“低”收入女性不僅瞧不起有錢人,,更對她們想像中有錢人的花錢方式嗤之以鼻,。一位女性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對我說:“有錢人并不幸福。你見過哪個有錢人過得快樂嗎?我想沒有!為什么?因為限制太多。”
我接觸過的每位“低”收入女性都認為,,財富的代價太大,。“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愿意承受那么多磨難,”一位護士說,。“我看到的有錢人,,都是整天管理啊、策劃啊,,對錢像是著了魔似的,。我覺得挺沒勁的,看不出有什么意思,。”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很少有誰比這些“低”收入女性工作更辛苦、對錢(或匆寧說是沒錢)更著魔,。搞藝術(shù)的威廉·德·庫寧說得好:“窮人的問題在于,,必須整天為錢而忙個不停。”
六,、“低”收入女性認為窮即高尚
“低”收入女性對富人不屑一顧,,但對清貧的生活卻贊歌不輟。許多人以清貧度日而自豪,,似乎窮比富有更崇高,、更值得尊敬。她們認為,,不僅有錢人不是好東西,,錢本身也不是好東西。“錢是罪惡的,,我對此一直深信不疑,,”我班上的一位女學員說。“我五歲的時候,,家里的貓病了,。因為父母沒錢買藥,我們不得不看著它死去,。我憤怒極了,。是錢扼殺了貓的生命。從那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不要再與錢發(fā)生任何瓜葛。”
到了這個時候,,她還是沒有把兒時下的決心與自己如今的一身債務聯(lián)系起來。這些“低”收入女性其實都在受潛意識里某種觀念的影響,。這種觀念通常是在孩提時代形成的,,決定著她們對金錢的看法,。影響這種觀念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傳統(tǒng),、個人經(jīng)歷,、宗教信仰,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許多“低”收入女性都真誠地相信,錢是骯臟的,,物質(zhì)主義是不好的,,生活節(jié)儉才是美德。她們也因此認為,,能拒絕金錢的誘惑是一大進步,。
但對于高收入女性來說,貧窮毫無迷人之處,。她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熱愛和享受著錢所帶給她們帶來的種種機會,,比如向教堂募捐,幫助不幸的人,。有過貧窮經(jīng)歷的高收入女性,,沒有一個想再回到過去。“貧窮毫無浪漫可言,,”一位女企業(yè)家說,。她還記得,因為家里買不起醫(yī)療保險,,弟弟有病時,,她不得不到處拼命找醫(yī)生。
“錢只是工具,,關(guān)鍵看你怎么用,。”六位數(shù)收入的女企業(yè)家維基·沙利文說。“你可以損人以利己,,也可以用錢給社會做點貢獻,。你問我的錢夠不夠用?夠用;想不想再多些?你說呢?捐個5萬給‘居者有其屋’計劃,,好不好?當然好,。這主意太棒了。”
七,、“低”收入女性屬輕微自毀型人格
女人要想保持赤貧(或者說的好一點,,不破產(chǎn)),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自己跟自己搗亂。“低”收入女性總是不自覺地朝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扔各種各樣的香蕉皮,。比如,,申請自己根本不夠資格的工作,跟同事鬧矛盾,,工作拖拉,,半途而廢,不停地跳槽,,總在快到目的地時戛然而止,。她們的共同特點是四處出擊、精力分散,、不專心,。她們總是不斷地、無休止地重復犯這些錯誤,,直到有一天驀然回首,,才悔悟到自己干的那些蠢事。
“我受過這么好的教育,,為什么還是一個‘低’收入者?”我班上的一位女學員若有所思地問,,然后又像是回答自己似的說:“我父母都酗酒,總是為錢吵個沒完,。這個記憶我一直帶到成人之后,。我不敢要求增加工資,惟恐老板會大發(fā)雷霆,。如果被提升,,我會感到內(nèi)心不安。好像拿了不該拿的,。我會找出種種理由,,不讓自己成功。”
“低”收入女性總想找個替罪羊,,也總盼望著會有個救世主?,旣惸?middot;霍利代伊以按摩和翻譯為生。她所以出名,,是因為有一次參加名為“誰愿意嫁給百萬富翁?”的電視大賽,,贏得第一名。獎品是一位百萬富翁丈夫,。“我沒覺得有什么不可以,。我是憑自身的特長(包括身體上的特長)實現(xiàn)自立,”她在一篇雜志專訪中吹噓道,。“既然獲勝了,,當然可以和這個男人結(jié)婚,、墜入愛河、共度美好的生活,。”這是典型的“低”收入女性自毀方式,。她說的自立,其實就是嫁個白馬王子,。
八、“低”收入女性是典型的共生型
“低”收入女性會犧牲個人安全與夢想,,把別人的需要置于自己之上,。孩子、配偶,、工作,、教堂和朋友,都比她們自己的需要和目標重要,。她們更像祭壇上的羔羊,,而不是忠心耿耿的員工或忠貞不渝的妻子。兩者有著細微的差別,,但“低”收入女性卻根本搞不清楚這種差別在哪兒,。
“我喜不喜歡我的工作?”一位“低”收入女性沒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我做這份工作是為了供女兒上完學,,也是為了擺脫我丈夫,。就這些。的確,,我感到報酬越來越少,。由于工作壓力太大,我的胃還出了毛病,。但我還能怎樣呢?”
對我所接觸的每位女性來說,,如果既滿足自己、又不忘責任,、不冷落自己所愛的人,,這是一個極為艱巨的挑戰(zhàn)。在六位數(shù)收入女性看來,,不存在什么自私不自私的問題,,這是如何平衡自身需要與社會責任的問題。
九,、“低”收入女性糊涂理財
鳳凰財務狀況1997年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女性被調(diào)查者對自己入不敷出的經(jīng)濟狀況感到關(guān)切,承認‘我非常擔心錢的問題’,。這是很顯然的,。美國婦女與退休問題研究中心1998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35至55歲年齡段的女性中間,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人75歲時將陷入貧困,。
這是一個非??膳碌那熬埃绕涫菍τ?ldquo;低”收入女性這樣的高危人群來說,。她們更容易負債,,積蓄少,投資小(可能還沒有),,也不太清楚自己的錢都去哪兒了,。她們常常是一個危機接著一個危機,把錢從一個賬戶移到另一個賬戶,,拆了東墻補西墻,,絕望地跌向災難的深淵。
顯然,,高收入女性并不都是最最精明的理財能手,。我采訪過的許多人對此根本沒有興趣。但她們一般都懂得量入為出,,在錢的問題采取負責任的態(tài)度,。她們很少有信用卡債務,即使有,,也是微乎其微,。她們是自制力很強的消費者,善于積蓄,,定期按最高限額買退休保險,。她們有意識地采取這些措施,以免像典型的“低”收入女性那樣,,陷入?yún)T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