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尋找,近日,,遼源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在東豐縣那丹伯鎮(zhèn)寒蔥頂一帶發(fā)現有史料記載以來最大一片野生寒蔥,。傳說中比人參藥用價值還要高的稀有藥用植物——野生寒蔥在消失幾十年后再次現世。
“三年了,,這寶貝終于讓我們找到了,!”近日,遼源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的幾名工作人員在東豐縣那丹伯鎮(zhèn)寒蔥頂石縫村區(qū)域發(fā)現300多株寬葉植物,。經專家現場鑒定,,這些植物就是曾經只在史料記載中出現過的野生寒蔥。“這東西全身都能入藥,,從藥用角度看比人參好,。”據史料記載:寒蔥,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且遇寒生長更旺盛,,味辛辣如蔥而得名“寒蔥”,有止血,、散淤,、化痰、止痛的功效,。
據當地老鄉(xiāng)介紹,,清道光——同治年間,寒蔥頂上盛產的寒蔥被定為皇家貢品,。傳說中寒蔥治百病,,比人參的藥用價值還要高。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于人類活動和氣候的變化,,野生寒蔥已經十分稀有,。到目前為止,除了遼源發(fā)現的300株以外,,國內尚未發(fā)現其他野生寒蔥,。為了保護這稀有的野生資源。近日,,經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審議和國家林業(yè)局審核,,地處東遼縣和東豐縣交界處,因境內有大,、小兩座寒蔥頂山,,故又稱大、小寒蔥頂,,規(guī)劃區(qū)面積7480公頃的寒蔥頂國家森林公園項目獲得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