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06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對67種常用腫瘤藥價格進行了大幅下調(diào),,其中不少是跨國公司的腫瘤藥,。但對于年均增長17%,有著豐厚利潤的中國抗腫瘤藥巨大市場,,跨國巨頭們的爭奪熱情依舊高漲,。前天,拜耳醫(yī)藥保健公司宣布,,拜耳在全球治療晚期腎癌的首個抗腫瘤藥多美吉在華上市,。與此同時,諾華,、羅氏,、百時美施貴寶等公司的多個腫瘤藥物都正在中國進行最后的上市沖刺,明年將有更多的抗腫瘤藥進入中國市場,。
洋藥品在華上市時間縮短
據(jù)悉,,各大公司都有比較詳細的進入中國腫瘤市場的計劃,藥品在中國上市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以前往往是一個藥品已經(jīng)在國外上市多年,,才進入中國市場,而現(xiàn)在這種時間上的差距越來越短,。比如,,拜耳的多美吉在去年12月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后,今年9月就在中國拿到了上市批文,。
目前諾華已有格列衛(wèi),、擇泰等6個腫瘤藥在華上市,諾華全球正在進行2期和3期臨床試驗的腫瘤藥有7個,。
目前處于全球腫瘤藥老大地位的是瑞士羅氏,,該公司同時擁有美羅華、希羅達,、赫賽汀等5種抗腫瘤治療藥物,。羅氏目前大約25%的研究項目以及40%以上的發(fā)展項目都用于腫瘤領域。2006年上半年羅氏腫瘤藥品全球銷售額增長了48%,。
中國藥企須劍走偏鋒
百時美施貴寶計劃把剛剛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批準上市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新藥“達沙替尼”投放中國,,已向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SFDA)提交申請。
據(jù)廣藥集團負責藥物科技開發(fā)的總工程師劉菊妍博士介紹,,我國藥企在化學藥的研發(fā)上普遍不具有優(yōu)勢和特色,,而且研發(fā)上的水平與歐美的差距有50年到100年,而我國的天然藥物和生物制藥卻有著一定優(yōu)勢,。天然藥物是我國特色的中藥,,生物制藥在研發(fā)上與國外的差距大概在10年左右,。因此,要想與這些跨國巨頭抗衡,,就必須劍走偏鋒,,在天然藥物和生物藥品領域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