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們的‘廉價老藥專柜’開通時,貨架上有290種藥品,,現在只剩130種了,。”老百姓大藥房企劃經理黃蛟龍告訴記者,廣受歡迎的“廉價老藥專柜”面臨著難以為繼的窘境,。
藥店廉價老藥越來越難找昨天記者來到老百姓大藥房東花市南里店,,這是本市惟一一家開設了“廉價老藥專柜”的藥店。由于缺貨,,東邊的柜臺已經空了,,南邊的柜臺則擺上了藏藥,只有北邊的柜臺上還擺著半夏糖漿,、三黃片等廉價老藥,。在該店的《缺藥登記本》上,記者發(fā)現“2月11日,,復方阿斯匹林”,、“3月15日,大,、小蘇打”等密密麻麻的缺貨記錄,。“我們的采購員在全國各地尋找,,發(fā)現一種廉價老藥就趕緊大批量進貨。但現在這些藥越來越難找了,,很多藥進了頭一批貨就再也找不著了,。”
消費者廉價老藥不該消失
老藥由于生產的年頭長,配方成熟,,具有藥效好,、副作用小的特點,加上價格便宜,,格外受歡迎,。上個月,僅治感冒的氯酚黃敏片,,“廉價老藥專柜”就售出了3500盒,。家住東花市南里的李女士是老百姓大藥房的常客,,有個頭疼腦熱的,,她總是先到“廉價老藥專柜”看看有沒有對癥的藥。“上個月家人得感冒,,我買了兩盒氯酚黃敏片,,總共才花了8毛錢就治好了病。最近天兒熱,,花3毛錢買袋三黃片清熱去火,,夠全家人用好幾天的。”物美價廉的東西理應越來越有市場,,可現實卻是“廉價老藥專柜”的藥品在一天天減少,。“照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買不到,。”李女士感慨說,,“廉價老藥不該消失。”
專家:廉價老藥應受保護
廉價老藥為什么消失得這么快,?北京醫(yī)藥行業(yè)協(xié)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與目前我國“以藥養(yǎng)醫(yī)”的體制有關。醫(yī)院是藥廠的大主顧,,現在全國80%的藥是通過醫(yī)院銷售出去的,,可醫(yī)院不愿意進的就是廉價老藥,藥廠也就缺乏生產的積極性,。原因是廉價老藥價格多在幾角錢到幾元錢之間,,而國家允許醫(yī)院對每種藥加價15%,這樣一來,醫(yī)院進廉價老藥遠不如進定價昂貴的新藥利潤大,。
此外,,今年國家已連續(xù)三次降低藥價,一些廉價老藥也在降價名單中,,這些藥本來就是微利,,降價后利潤更低,一些廠家干脆放棄生產,。“國家將對深受歡迎的廉價老藥采取保護措施,。”該負責人稱,衛(wèi)生部和國家藥監(jiān)局正在醞釀出臺基本藥物制度,,擬對部分廉價老藥實行定點生產,、統(tǒng)一配送,以保證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