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0余從河南來京維權的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與媒體見面,,表達改善自身生活現(xiàn)狀的訴求。
一位患者家屬說,,這些患者和家屬聚到一起面對媒體,,就是希望在國際艾滋病日這天,得到更多關注,,“如果這一天不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處境,,其他的日子就更難了。”
這是一群大多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4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家屬,全部來自河南,,大多數(shù)是農(nóng)民,,最小的患者是因母嬰感染的3歲孩子,年齡最大的是曾做手術輸血感染的61歲普通農(nóng)婦,。
會上,,每人都簡短介紹了自己的感染經(jīng)歷,,說到難過處,有的人大聲痛哭,。
這些患者和家屬表示,,曾到相關部門尋求解決因輸血感染艾滋病后帶來的一系列生活和就醫(yī)問題。有的人希望病人所需藥物,、治療能全部免費,,有的人提出家庭遇到的困難應有部門給予救助,有的人訴訟賠償無門,,也有人認為低保標準太低,,希望提到城鎮(zhèn)低保最高標準。
艾滋病患者楊正蘭介紹,,1995年12月因子宮肌瘤切除子宮時輸血感染艾滋病,,索賠無果,多年來看病花去家中一切,,現(xiàn)在一直借住在別人家,。
多次接觸艾滋病患者賠償案件的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方平深有感觸,他說,,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在尋求賠償時,,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無法立案,無法進入法律程序,。
李方平在河南省某縣法院要求立案時,,立案庭直接答復不能立案,目前只能通過行政途徑解決,。而行政途徑一般情況下就是上訪,,受害者又成了上訪者,也成了地方維穩(wěn)的對象,,賠償之路走得更艱難,。
“希望……”在活動最后,大家在留言冊上寫下寄語,,每人都在開頭的第一句話寫下“希望”兩個字,,希望能早日康復,,希望得到幫助,,希望回家團圓……(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