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濕熱的癥狀有哪些,?肝膽濕熱指濕熱之邪蘊結(jié)肝膽的病證。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嗜酒,,過食肥甘辛辣,濕邪內(nèi)生,,郁久化熱所致,,或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nèi)生,,蘊而化熱,,阻遏肝膽而成。肝膽濕熱的癥狀有哪些,?如何治療肝膽濕熱,?接下來,小編為你講解,。
肝膽濕熱食療方法有哪些,?
肝膽濕熱患者除用藥物治療外,還可配清熱利濕食療輔助治療,,可用:
1,、黃花菜瘦肉湯:黃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湯服,。可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醫(yī)辨證屬肝膽濕熱者。
2、黃花菜粥:黃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適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熱涼血,,消腫,,利尿,止痛,,明目,,適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慢肝屬肝膽濕熱型,。
3,、黃花菜飲:黃花菜(干品)15克。制法是將黃花菜洗凈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有清熱利尿,退黃疸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急性黃疸型肝炎,。
4,、五汁飲: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制法:上述五味洗凈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于慢性肝膽濕熱型,。
5,、板藍根菊飲:板藍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fēng),,明目解毒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肝膽濕熱如何治療
1,、外敷藥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黃,任選1種,,選敷合谷,、列缺,發(fā)泡后,,刺破流出黃水(但操作時避免感染,,最好在醫(yī)務(wù)工作者的監(jiān)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濕熱黃疸,。
(2)地膚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陰,,用于陰部濕癢,帶下黃臭,。
2,、灌腸療法
(1)生大黃、馬齒莧,、黃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腸20~30分鐘,,每日1~2次,。
(2)生大黃、敗醬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腸,,保留20~3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1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