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陽虛,,衛(wèi)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的功能減低,故易感風寒而形成脾腎陽虛外感證候,。衛(wèi)陽失護,,風寒外襲,則見惡寒重而發(fā)熱輕,。風寒束表,,肺氣失宣,則見鼻塞流清涕,,或見咳嗽痰稀薄,。寒性凝滯,主收引,,衛(wèi)陽被遏,,則無汗;脾腎陽虛,,風寒外束,,經(jīng)氣不舒,則頭身冷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陽虛,,則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腰為腎之府,,命門火衰,則腰酸膝冷,,并倦臥畏寒,。肺主呼氣,腎主吸氣,。腎陽虛不能納氣,,則氣逆而喘,動則尤甚。腎氣不固,,氣化不足,,則小便頻數(shù),余瀝不盡,,或夜尿頻多,。真陽虛弱,男子見陽萎,,女子帶下清稀,。脾陽不振,水谷不化,,腎陽不溫運脾,,則見大便溏瀉。舌脈亦見陽虛不溫兼有表寒之象,。
主癥:①惡寒發(fā)熱,,寒重熱輕,鼻塞流清涕,;②頭身冷痛,,四肢不溫;③腰酸膝冷,;④神疲倦臥,。
次癥:①無汗,咳嗽痰稀薄,,或氣逆而喘,,動則尤甚;②小便頻數(shù),,余瀝不盡,,或夜尿頻多或大便溏泄;③男子陽痿,,女子帶下清稀,。
舌脈:舌體胖嫩,舌質淡,,或有紅痕,,苔白滑;脈滯遲細,,弱或浮大無力,。
凡具備主癥①、②,、③,、④及典型舌脈,,或主癥①、③,、④及典型舌脈者,,或主癥①及次癥②和典型舌脈,或主癥①,、②及次癥③和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感冒病之脾腎陽虛證,。
脾腎陽虛感冒有哪些飲食療法,?
1、桂漿粥 肉桂2~3克,,粳米30~60克,,紅糖適量。
將肉桂煎取濃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調入桂枝汁及紅糖,,同煮為粥,。早晚各服1次,溫熱食之,。
肉桂有補元陽,,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脈的功效,。粳米健脾胃,紅糖暖中,。本粥對于脾腎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四肢發(fā)涼,大便稀薄,,陽萎及婦人虛寒性痛經(jīng),,有溫陽活血作用。對脾腎陽虛所致的感冒,,有輕度發(fā)汗作用,。
2、蓯蓉羊肉粥 肉蓯蓉10~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細鹽少許,,蔥白2莖,,生姜3片,。
分別將肉蓯蓉、精羊肉洗凈后細切,,先用砂鍋煎肉蓯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入細鹽,、生姜,、蔥白煮為稀粥。
肉蓯蓉甘咸性溫無毒,,有“沙漠人參”之稱,。是益腎壯陽,溫補下元之佳品,,同羊肉,、粳米、蔥,、姜作粥,,更能溫脾。且蔥,、姜還有溫分肉,、散風寒的作用。故于脾腎陽虛感冒適宜,。
3,、燉狗肉 黃狗肉500~1000克,八角,、小茴,、桂皮、草果,、生姜,、鹽適量。將狗肉切塊,,加入調料燉熟食用,。
狗肉補腎溫脾胃,八角等調料均為溫熱之品,。諸味合用,,補益腎陽,溫健脾胃,。于老年脾腎陽虛者尤宜,。感受風寒者,,可于調料中加入大蔥、芫荽,,以助辛溫解表,。
4、羊蓉薤白粥 羊腎1對,,肉蓯蓉30克,,薤白7莖,蔥白3節(jié),,粳米60克,。
將羊腎去筋膜,切成片,,肉蓯蓉洗凈切細,與薤白,、蔥白,、粳米同煮成粥。此藥粥有溫脾腎之陽及疏散風寒作用,,能預防和治療脾腎陽虛感冒,。
5、蔥白生姜羊肉湯 蔥白15克,,生姜15克,,羊肉150~200克,橘皮6克,,吳茱萸3克,,白胡椒粉適量。
將蔥白,、生姜,、羊肉等一同放入砂鍋內煮,等肉熟后,,吃肉喝湯,,服后微汗,每日1次,。
羊肉溫中補虛,,扶助正氣。蔥白,、生姜能祛風散寒,。吳茱萸、胡椒粉溫中散寒,。橘皮行氣健脾,,止咳化痰,。合之,具有溫中助陽,,解表散風寒的作用,。中焦虛寒而外感風寒者最為適宜。
6,、豬肚姜桂湯 豬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
將豬肚洗凈,,放于碗內或陶瓷器皿內,加入生姜,、肉桂,、少許鹽及水,隔水燉之,,豬肚熟后,,分2次飲湯吃肚。
豬肚甘微溫,,入脾胃二經(jīng),,長于健脾養(yǎng)胃。生姜,、肉桂溫中散寒,。三味同用,既溫中健脾養(yǎng)胃,,又有辛散表寒的作用,。
7、薏米粥 薏米仁60克,,蔥白2根,,生姜10克,蓮子15克,,大棗5個,,紅糖30克。
先將薏米,、蓮子,、大棗放入砂鍋內同煮30分鐘,再放入蔥白,、生姜,、紅糖。煮沸2分鐘后即可食用,。
薏米仁為脾胃之藥,,善長補脾益肺,。蓮子、紅糖,、大棗均為甘溫補益脾胃之良品,。蔥白、生姜發(fā)散風寒,。合之,,共奏溫中健脾,散風祛寒的功效,。于脾胃陽虛,、感受風寒不甚者,可以食用,。
(5)鵪鶉黨參山藥湯 鵪鶉1只,,黨參15克,淮山藥30克,,肉桂3克,,生姜10 克。將鵪鶉去毛和內臟,,切塊,洗凈,,與黨參,、淮山藥、肉桂,、生姜共煮,,加入少量鹽調味,待煮30分鐘后可食肉飲湯,。
鵪鶉味甘性平,,有很好的補益脾胃作用,與黨參,、淮山藥三味同用健脾養(yǎng)胃,。肉桂溫中散寒、生姜祛寒解表,。五味合用,,于脾胃虛寒而感受風寒者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