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磊
近期,,我國頻發(fā)大面積空氣重污染天氣。1月7日,,距離此次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已有8天,,環(huán)保部就此舉行了媒體座談會;次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北京市政府、中央氣象臺也召開了媒體專題座談會,,回應公眾關切,。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
就診人數未有大變化
在媒體專題座談會上,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介紹,,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了由李斌主任牽頭的霧霾與健康專項工作小組,自去年12月以來多次組織專題研究,,加強監(jiān)測與風險評估,,普及公眾自我防護知識,以最大限度減輕空氣污染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影響,。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說,,為研究霧霾對人群健康產生的影響,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自2013年起開展相關監(jiān)測項目,,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qū)、市)的60個城市,,設立了125個監(jiān)測點,。監(jiān)測顯示,近期我國北方主要城市空氣污染物濃度比2013年同期有所減輕,,醫(yī)療機構就診人數沒有發(fā)生較大變化,。
王宇表示,霧霾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主要分為致病性和誘發(fā)性兩方面,,從目前研究看,,當PM2.5超過75微克/立方米時,確實會誘發(fā)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阻肺,、哮喘等基礎病的患者出現(xiàn)急癥,,但要回答公眾關心的霧霾是否致癌等問題,一方面需要大樣本的隊列研究,,同時也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跨度,。“癌癥的致病機理較復雜,要確定霧霾等單一因素對這類復雜疾病的影響并非易事,。”
如何做好重污染天的個人防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huán)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施小明表示,建議使用室內空氣凈化器,。目前市場上空氣凈化器產品種類繁雜,,在選擇時應重點關注適用面積這一指標。室內長時間使用空氣凈化器會導致二氧化碳及臭氧濃度升高,,有條件的家庭可同時選擇新風系統(tǒng),。(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對于室外的個人防護,北京中醫(yī)醫(yī)院院長劉清泉表示,,作為重污染天氣下的“標配”,,每只口罩的使用時間一般在一周左右,使用后要存放在干燥處,,不能水洗,。
近期,有部分醫(yī)院及藥店售賣防霧霾藥茶,,劉清泉認為“沒有必要”,。他表示,是藥三分毒,,在平日飲食中多食用百合,、蘿卜等清肺止咳的食材即可。
■環(huán)保部:
冬季大氣污染幾無改善
在媒體見面會上,,環(huán)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自2013年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空氣質量整體均有所改善,但冬季則幾乎無任何變化,。
會上,,陳吉寧出示了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4年間每天的空氣質量情況圖表,。陳吉寧說,2016年北京PM2.5濃度是7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9.9%,,優(yōu)良天數比例比2015年上升了3.1%,。“這也是北京這幾年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此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3個重點地區(qū)也在改善,。與2013年比,,改善幅度在30%左右。“我們改善的速度比發(fā)達國家在同一發(fā)展階段還要快一些,。”
針對近期全國大范圍長時間的重污染天氣,,陳吉寧坦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冬季大氣污染幾無改善,。他認為,除了冬季強化措施不夠以外,,冬季氣象條件變化與之密切相關,。“如同我們走過隧道,到了冬季,,這個隧道突然變窄了,,而且越來越窄。”中國工程院2016年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中期評估顯示,,2014年京津冀地區(qū)的污染氣象條件比2013年差了17%,,2015年比2013年差了12%。2014年是全球最暖的一年,,而此后的2015年和2016年又接連打破這一紀錄,。以北京為例,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是1951年以來最暖的12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1.6攝氏度。此外,,自2013年以來北京采暖季的大風頻率都在10%以下,,小風和高濕頻率則在50%以上,而2016年冬季這一數字則接近60%,。“這種氣象條件,,一方面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另一方面有利于PM2.5的生成,。”陳吉寧稱,,環(huán)保部將提出一些更有效的措施解決冬季污染問題。
對于完全消除霧霾的“時間表”,陳吉寧表示,,這涉及復雜的社會因素,,需要一個過程。“洛杉磯,、德國都是用了20年到40年才解決,,我相信我們會更快一些。”
■北京市:
將組建環(huán)保警察隊伍
1月7日,,北京市政府邀請媒體,、企業(yè)、市民代表共16人就治霾及相關問題召開座談會,,北京市代市長蔡奇表示,,目前北京治霾還面臨四方面問題,首先,,冬季污染治理難度大,,污染天一般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尤其是冬季供暖相對增加了污染物排放,,受大氣條件影響也較大,;對空氣重污染預測預警的準確性還不夠,影響準確發(fā)布預警,、有效應對污染,;對難啃的“硬骨頭”攻堅力度不夠大,比如重型柴油車雖只占全市機動車的5%,,但排放的氮氧化物卻占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0%左右,,應下大力氣控制;“最后一公里”的執(zhí)行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如對露天燒烤,、露天焚燒垃圾、焚燒秸稈等問題監(jiān)督管理不夠嚴格,,沒有完全到位,。蔡奇稱,2017年將鐵腕執(zhí)法,,強化督察問責,,組建環(huán)保警察隊伍,嚴厲打擊環(huán)境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同時還將參考中央環(huán)保督察模式,,對16個區(qū)開展市級環(huán)保督察。
中央氣象臺在1月7日召開的媒體座談會上透露,,自2016年11月以來,,京津冀地區(qū)共發(fā)生7次持續(xù)性中度到重度霾天氣過程,,近期京津冀地區(qū)霧霾成因主要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所致,預測1月8日~14日北方地區(qū)冷空氣活動頻繁,,京津冀地區(qū)無持續(xù)性霧和霾天氣,,但1月11日前后京津冀地區(qū)中南部有輕度至中度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