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樹蘭(杭州)醫(yī)院(浙大國際醫(yī)院)感染科的病房里,小江躺在病床上掛著鹽水,。只見他全身皮膚蠟黃,,瘦得皮包骨頭,精神萎靡,,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看著兒子的模樣,小江媽媽在一旁淚如雨下,“我兒子原來皮膚很白的,,很健康也很精神的……”
吃了沒外包裝的感冒藥,,15歲少年突發(fā)急性肝損傷
小江老家在江西農(nóng)村,家里有兩個18歲的雙胞胎哥哥,,小江最小,,下半年讀初一。
四月底的一天,,小江有點咳嗽,,媽媽帶他到村里的診所看病。
“我們那里地方小,,村里人有什么頭疼腦熱,,都是在村診所看的。以前我們也看過,,像感冒咳嗽找醫(yī)生配點藥,,很快就好起來了。”
小江媽媽說,,這次醫(yī)生見兒子有點咳嗽,,也給他開了藥。這些藥沒外包裝,,藥名,、說明書這些都沒有,是用紙袋子包在一起,。每個小紙袋子里包五六顆藥,,種類都不一樣。一共開了四小袋,,一天吃兩次,。
“醫(yī)生說這些藥有些是消炎的,有些是治咳嗽的,。”小江媽媽說,,按照醫(yī)囑,兒子吃了一天,,咳嗽的癥狀確實好了點,,但身上皮膚發(fā)癢,總是用手不停撓,。
當時,,媽媽帶小江去復診,醫(yī)生停了幾種,,又增加了幾種,。這些藥也是一樣沒有外殼和說明書,,用小紙袋包裝的。
又過了幾天,,小江的咳嗽慢慢好了,,但人卻瘦了一圈,皮膚開始慢慢發(fā)黃,,而且全身沒力氣,。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五月初,,媽媽帶小江到縣城大醫(yī)院檢查,,醫(yī)生一看小江的膚色,趕緊讓他查一查肝功能,。沒想到,,小江的黃疸指標竟高達128(正常人黃疸指標是20)。
見病情非常棘手,,當?shù)蒯t(yī)生建議他們到上級醫(yī)院治療,。小江父母帶他輾轉(zhuǎn)江西、上海等地的綜合性醫(yī)院,,均表示治療難度非常大,,而他的黃疸指標越來越高,。
兩次人工肝治療后情況仍不穩(wěn)定
6月初,,一家人來到樹蘭(杭州)醫(yī)院時,他的黃疸指標已高達518,,超過正常值20多倍,,被診斷為嚴重藥物性肝損傷,引發(fā)重度淤膽型肝炎,,再發(fā)展下去就是肝衰竭了,。
“剛來的時候,小江的情況確實非常危急,。我們?yōu)樗B續(xù)做了兩次人工肝后,,黃疸指標終于下降。但情況還是不穩(wěn)定,,只要一停藥,,黃疸指標又直線上升。”
浙大國際醫(yī)院感染科主任高海女副主任醫(yī)師說,,因為小江之前沒有任何肝病史,,懷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因藥物引起的肝損傷。
“但遺憾的是,,小江用的藥沒有外包裝,,不確定到底用了哪些藥,,所以也很難得知藥物成分。”高主任說,,目前,,小江的治療正處在非常關鍵的時刻,如果病情繼續(xù)惡化下去,,也不排除將面臨肝移植手術,。
“在感染科,因藥物引起肝臟損傷的情況比較常見,。粗略估計,,每年因為藥物引起的肝衰竭病人大約有四五十例。其中,,中草藥,、抗結核類藥物、感冒藥,,是最容易引發(fā)急性肝衰竭病癥的前三類藥物,。”
高主任說,前不久,,科里就接診了一位患者,,吃了三天止痛藥后,引起急性肝衰竭被送到醫(yī)院搶救,。
日常生活中,,感冒藥、止痛藥是老百姓經(jīng)常接觸到的藥物,。為什么這些藥物會引起肝損傷,?
樹蘭(杭州)醫(yī)院藥劑科藥劑師鄭文說,絕大多數(shù)感冒藥,、止痛藥中,,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該成分在全球廣泛應用在退燒,、緩解慢性疼痛的治療上,。而乙酰氨基酚在體內(nèi)生物轉(zhuǎn)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有毒的代謝物質(zhì),,需要與體內(nèi)的還原性谷胱甘肽等保護因子結合才能降低毒性,。在臨床上,急性藥物性肝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就是服用了含乙酰氨基酚的制劑,。
“當藥物進入人體后,最主要的代謝,、解毒場所就是肝臟,,假如藥物具有毒副作用,,首當其沖受到損害的必然是肝臟。每個人用藥后是否發(fā)生肝損傷,,除了藥物本身的作用外,,與個體的差異也有很大關系。”
鄭文醫(yī)師說,,每個人體內(nèi)肝藥酶的情況不同,,對藥物的代謝情況也不同。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吃了感冒藥或止痛藥沒事,,而有些人出現(xiàn)了肝損傷的原因,。
建議感冒藥一次只吃一種
很多人吃感冒藥或止痛藥時,并不看藥物包裝中的說明書,,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認為“多吃幾顆好得快”,這是個誤區(qū),。任何藥物一旦超出服用劑量,,就會危害身體。
鄭醫(yī)師說,,還有一些人,,感冒后吃好幾種感冒、退燒的藥,,認為這也可增加藥效,,有助于康復。實際上,,許多感冒藥,、退燒藥和止痛藥中,都有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果同時吃兩種以上的感冒藥,一旦乙酰氨基酚攝入過量,,就可能造成急性肝損傷,,嚴重者可能會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也有很多藥物包括中草藥,,都可以引起藥物性肝損傷,,尤其對于那些肝功能不好的人就更要注意。
“是藥三分毒,,建議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感冒,,盡量少吃藥。如果要吃藥也不要擅自用藥,,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而且建議每次只吃一種感冒藥,。”
此外,吃感冒藥時,,一定要忌酒,、忌辛辣、忌海鮮,,清淡飲食,。
這些用藥知識,你也應該知道
醫(yī)生提醒,,有些用藥常識,,大家是必須具備的。比如,,加替沙星可造成血糖異常,,國家食藥監(jiān)局曾發(fā)布通告,建議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和老年人慎用此藥,。配伍導致的用藥不良反應自己比較難防,需要患者在用藥前仔細咨詢醫(yī)師或藥師,。例如,,抗凝藥華法林是對付血栓的一種常見藥,但如果在服用華法林的同時,,一次吃了很多深綠色蔬菜或服用了西洋參,,那就屬于配伍不當,后果就是藥效抵消,,療效失效,。
還有一些服藥的常用說法,大家可對照看看~
“睡前服”:指的是睡前15-30分鐘服用,,而且服用后不能立即臥床,,否則藥物有可能滯留食道,引起食道潰瘍,;
“一天三次”:指的是每隔8小時服用一次,,而不是三餐之后;
“空腹”:指的是飯前1小時和飯后2小時服藥,。對有些藥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是因為食物會顯著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頓服”:可不是說每頓飯后服藥,,而是指把一天的用藥量一次性服下;
“飯前服”:則是指進餐前30分鐘服,;
“飯后服”:是指進餐后15-30分鐘服,;
“一天一次”:考慮到時辰治療學和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有些藥物在特定時間吃可提高療效。比較常見的如阿斯匹林,,早晨服藥的生物利用度較晚間服藥者大,;抗抑郁劑,一般于早晨給藥,;鐵劑,,宜傍晚給藥,因為鐵劑的吸收有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正常人19:00服用鐵劑較7:00服用其吸收率可增加1倍,。
此外,下面這幾點也可了解了解~
1.暈車藥應在上車前15-30分鐘服用,。
2.姜糖水適用于外感風寒感冒,,不適合風熱感冒。
3.藥品說明書中儲存方法標示為“陰涼處”,,指保存溫度不超過20℃,。
4.以下情況不能使用創(chuàng)可貼:創(chuàng)面不干凈或傷口有異物時;深而窄的傷口,,如鐵釘誤傷手指,、腳趾時;被動物如貓,、狗等咬傷后,。
5.煎煮中藥時,加水量以超過藥物2-3cm為宜,。
6.正確煎中藥的方法是冷水浸泡半小時后煎煮,。
7.胃藥抗酸藥宜餐后1-2小時服用。
8.胃黏膜保護藥的服藥時間一般為空腹或餐前0.5-1小時,。
9.藥品說明書要求藥品貯藏在“冷處”是指2-10℃,。
10.醫(yī)生同時開了中藥與西藥,一般服藥時應遵循:中西藥無論哪種先服,,至少相隔半小時,。